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民進黨大陸政策須與時俱進

http://www.CRNTT.com   2014-06-23 08:44:39  


蔡逸儒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今天撰文《民進黨大陸政策須與時俱進》表示,台灣當然可以、也應該有自己的價值與堅持,但從過去陳菊、蘇治芬、張花冠、賴清德等縣市首長,謝長廷前院長的大陸之行,到現在蔡英文主席主動表示願意會見到訪的張志軍主任,辜寬敏也與孫亞夫前副主任見面,這些都已預示民進黨必須調整其大陸政策,為了台灣、為了兩岸、為了爭取執政的機會,如何以漸進的方式,由量變轉為質變,放棄、調整一些不切實際的主張與做法,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此其時也。詳論如下:

  世事難料,去年底在展望兩岸關係時,大家最多談到今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前後習、馬會面的可能,台灣批准兩岸服貿、貨貿協議,兩岸同意互設兩會辦事機構等等。春節過後,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南京的會面已經夠讓人跌破眼鏡,任何人大概想也沒想到會有今年3月反服貿的群眾運動,使得所有本來還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受到波及;接著是宋楚瑜的大陸之行,習近平借機發表重要講話,然後最近又有所謂大一中架構的台北宣言;還有就是延宕多時的張志軍訪台行程終於敲定,而蔡英文也表示,願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與張志軍在民進黨中央黨部見面;最後就是眾所皆知的台獨支持者台南市市長賴清德日前訪問上海。

  事態發展的速度真是快的讓人目不暇給,計劃果然趕不上變化。

  大陸對台政策原則不變的大方向已經確定,和平發展兩岸一家親仍然是政策主軸,只要台灣沒有出格的舉措,既然時間站在大陸的一方,北京斷不會為了一時的挫折而改變其爭取台灣民心的做法,但當前這種持續示好、不斷懷柔的做法能否產生期望中的效果,顯然頗有討論的空間。

  客觀的事實顯示,台灣民意仍在往異化的方向發展,某些人把大陸的善意視為軟弱,民眾把中共的對台讓利視為統戰陰謀,民進黨則是軟硬不吃,雖然不斷變換說法,但本質根本未變,此由蔡英文主席最近所下達全面抵制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可以得到證實。北京究竟要如何應對此一局面顯然必須有更周詳嚴謹的做法和想法,否則不無飲鴆止渴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