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倍採取迂回戰略否定“河野談話”

http://www.CRNTT.com   2014-06-26 09:37:17  


 
  日韓建交,甚至在美國強權左右下締結了“鐵三角”的軍事同盟,日本卻始終還在鄙視韓國,而韓國也不願繼續受人白眼,新仇舊恨遂隨時可以演化成為火點,像“強征慰安婦”問題,雖在日本這只是鄙視女性“傳統”之一,但在被迫害、被欺凌者眼中,這不僅是人權問題,還是民族生存問題。

  在日本極端右翼心目中,皇軍不僅威武偉大,而且是天皇制的支柱,指他們殘暴無人性,等同於指日本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慘無人道,不僅是對過去日本的徹底否定,也是對日本“複古夢”的重大打擊。日本一批自稱為“愛國者”的學界和傳媒中人,他們所以“義憤填膺”,堅持要廢除“河野談話”,甚至公開抨擊“河野談話”的執行人——前宮澤內閣秘書長河野洋平為“賣國者”,說明“河野談話”確實有暴露到“慰安婦”問題的核心和真相,觸犯了“大日本帝國”的最大忌諱,就像戰前那樣非把河野洋平批鬥成“賣國者”不可了。

安倍小聰明卻會闖大禍

  “河野談話”是指1993年,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的河野洋平就慰安婦問題發表的正式談話。其內容承認戰時日軍曾直接參與在朝鮮半島、中國和東南亞等地設置慰安所及強征當地婦女充當慰安婦,並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河野談話”為後來的日本歷屆政府所繼承,遂成了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正式立場。安倍政權一面聲稱要繼承“河野談話”,另一方面又對其制定過程進行調查,不僅立場矛盾,欠缺真誠,實際意圖還是要借所謂“有識之士”的調查之手,達到摧毀、破壞“河野談話”的終極目標。

  韓國政府發表聲明就說,在過去20多年來,國際社會一直敦促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採取負責任的措施。日方不僅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反而以調查為名,再次揭開受害人的傷口,這種行為是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不能容忍的。

  安倍政權滿頭腦“要複古”、要成為“正常國家”,因而要廢除“和平憲法”、要建立“能打仗的軍隊”、要重建“日本社會信心”;安倍因此堅持,要參拜靖國神社、要解除日本所有的枷鎖,無關痛癢的“河野談話”遂成了安倍另一類“供品”。安倍以為他有小聰明,其實他已經闖了大禍。

  首先,日本雖有不錯的國際形象,卻因為安倍急不及待,要實現其“複古夢”,讓世界開始重新認識日本。其次,當前日本為政者的首要任務是,重整日本經濟,重建社會信心,而不是夢想回到戰前大日本帝國的時代去。第三,“安倍經濟學”已經遠離了重建日本經濟的範疇,到了“亂箭齊發”(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的評語)的階段,與其說是沉著應變,毋寧說是胡亂發射“一千根試針”,顯示他已經陷入焦慮、冒進,又不顧後果的危險心理狀態,預示著他遲早會鋌而走險,會給亞洲和世界帶來重大災害。

  日本與中國有所謂“意識形態”之爭,日本與韓國不僅是同一陣線的國家,還是美國倚重的東亞兩個前線國家,如此破壞美國的環球戰略,遲早會令美國感到不安。難道美國要等到“珍珠港事件2”發生之後,才來批判安倍的“複古夢”嗎?

  有久遠歷史的民族,總會提醒人們,隨時要記得“以史為鑒”。面對日本的冒進,這應該不是無的放矢吧?

  作者黃彬華是新加坡退休報人

  來源:2014年06月26日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