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永康的三基石:石油、四川、政法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10:08:15  


 
三年川督

  2002年12月5日,周永康與接任的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舉行交接儀式,已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準備赴京擔任公安部長的周永康滿臉笑容,躊躇滿志。

  此時距他到四川任書記接近三年。周在離任講話中,稱自己在四川的三年工作經歷“深受教育,終生難忘”,並許諾,“無論走到哪裡,我都將盡心盡力地關心和支持四川的工作”。

  在周之前,四川政壇向以本地官員為主,周永康的空降,給四川政壇帶來一縷新風:他首次把信息產業作為“一號工程”,在四川這個傳統農業大省大力提倡現代農業,強勢抓安全問題且頗見成效;他提出借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追趕型、跨越式”發展,2000年至2002年四川的GDP分別為4010億元、4421億元、4875億元,增幅分別為9%、9.2%、10.6%。

  30多年石油系統的鍛造磨礪、一年半國土資源部部長的經歷,以及四川大省一把手的三年歷練,使周永康完成了政治上的騰飛,這與其強勢能幹的工作作風不無關係。

  “周永康很雷厲風行,一改以前四川幹部管四川的狀況。以前四川就是農業大省,節奏慢,他過來之後提出一些新思路。”一位長期跟蹤四川政壇的人士稱。

  其一是將信息產業定為“一號工程”,這為成都今後的ITC產業(信息通信技術)集群成為全球性基地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周永康的特點是抓產業落到實處,他提出,“一號工程”要靠一批骨幹IT企業來支撐。

  2001年1月,周永康參加了西部地區第一條模擬集成電路生產線在成都高新區的奠基儀式;一個月後,他親自接待了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偉錠,拉開成都與英特爾的艱辛談判;2001年底,周永康還與時任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張春江視察了天府熱線西部數據中心,頗具前瞻性地提出成都要搞“數字城市、電子政府”。

  2003年,也就是周永康離開四川後不久,英特爾宣布英特爾投資3.75億美元在成都高新區建立一座芯片封裝測試廠,這創造了當時成都外商投資的金額記錄。之後,英特爾三次增資,目前,世界各地用戶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每兩台中就有一台配置“成都製造”的英特爾芯片,成都已成為英特爾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扎根成都10年的英特爾領頭羊地位也讓供應鏈各環節發生連鎖反應。直接或間接帶動了富士康、戴爾、仁寶、聯想、德州儀器、緯創等布局成都。截至2012年,世界500強IT企業近50餘家落戶成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周永康13年前的一號工程,為如今的成都開拓出了這個支柱產業。

  其二是提出現代農業。一位知情人士稱,四川是農業大省,長期以來缺少抓現代農業的思路,雖然以前也提過以工業手段管理,但是周永康提出現代農業,把南充“鳳埡山模式”(土地流轉為核心、“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廣安市唐燕子模式(農戶出地、公司出種苗管理,按照效益四六分成)樹立為農業產業化的典型。三年間,四川省農林牧漁的產值增加了11%。

  其三是抓旅遊。“峨眉山天下第一山是他提出來的。”一位接觸過周永康的人士稱,當時四川與雲南相比,硬件軟件落後十年,景區管理混亂,宰客問題嚴重,“兩會上有人向周永康反映這個問題,他說這一年的變化很大,你可以再去看看”。

  其四是抓安全問題。他2000年剛上任之後,水上沉船等特大事故頻生,半年死了3000多人。“據說周永康很生氣,把省長批得夠嗆。”

  2002年的四川省“兩會”上,周永康第一次提出追趕型跨越式發展。他雄心勃勃地說:“和東部及沿海一些地區兩位數以上的發展速度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或者說,差距還在拉大。我們還必須繼續努力,奮力追趕,才能實現新的跨越。”

  周沒能領導四川人民實現這個跨越,他很快就獲知將被調往中央。最先的消息是副總理,之後是公安部長兼政法委副書記。很難知道周永康從內心更傾向於哪個職務——都將一步邁進政治局,成為國家領導人,但未來的道路迥異。

  最終是後者。據說中央高層認為,“9·11”後安全形勢複雜化,必須有強力人物執掌公檢法司和安全、內衛等國家機器部門,周永康出身的石油戰線也是半軍事化管理,又與政法系統關係不大,因此被認為是最好的候選人。“中國石油多少年的成功經驗就是搞大會戰。獨臂將軍餘秋里管石油的時候,完全是軍事化作風,電話響三聲必須接。”一位知情人士稱,周永康是從遼河油田最基層一步步幹起來了,手腕剛柔相濟,除了沒有法律背景外,確實是很合適的人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