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對華外交的政治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10:52:50  


 
  歷史證明,安倍政權的國內支持穩固與否,是日本對華外交的風向標。2006年安倍上任初期決定採取模糊戰略,對內對外採取不同表述,暫不參拜靖國神社,是希望利用訪華外交成果爭取自民黨內和民間中“支持”和“反對參拜”兩邊的勢力,備戰2007年的參議院選舉。

  2013年12月26日,安倍突然參拜靖國神社。是次參拜能夠實現,其前提也是因為安倍帶領自民黨贏得了2012年眾議院選舉和2013年參議院選舉,令其在日本國內政治達到權力巔峰。據去年日本國內分析,安倍考量到如果想要參拜靖國,就只有在內閣支持率還處於較高水平的階段實現,所以選擇了12月聖誕後閃電參拜。

經濟不穩內閣支持度新低

  高村的言論,必須從日本國內政治的脈絡來理解。安倍政府一直希望和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但在因釣魚島危機爆發而惡化的中日關係下,中國方面提出兩項要求:一,首相停止參拜靖國神社;二,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高村5月訪問北京,並在最近再次提到安倍不會再參拜靖國神社,實際上是局部接受了北京的要求。

  那麼,這一局部讓步的日本國內政治背景到底是什麼?7月中,日本時事通信社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跌至44.6%,創內閣成立以來新低。2012年以來,安倍內閣的主要政治支持一直有賴於經濟復甦對策,即所謂安倍經濟學。過去一年,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積極的財政措施,日本經濟有了一定起色,安倍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支持。

  但踏入今年4月,日本消費稅的上漲開始打擊景氣,各項數據顯示日本貿易出口數字疲軟,能源進口費用高踞不下,薪金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升,經濟開始出現不穩兆頭。6月底,安倍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在日本國內引起一定反彈。日本放送協會(NHK)公布的民調顯示,多達56%的受訪者不滿政府更改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安倍的冒進作風開始令內閣支持出現下滑。

打朝鮮牌挽民望遭美警告

  本來,安倍意圖以對朝外交來提升內閣支持。7月1日,內閣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解釋後不久,安倍即宣布和朝鮮的談判出現重大進展,長期以來僵持的日本人質問題可望解決。2004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就是通過兩次訪朝,在內閣支持稍有不振時通過外交加強其國內支持。當時作為小泉貼身隨從的安倍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玄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