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對下半年經濟運行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08:53:14  


 
  第一個方面的風險是穩增長方面的,我們看到了二季度GDP增速為7.5%,全年實際上要保7.5%的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壓力。

  首先,二季度庫存上升得較快,那麼下半年可能還會面臨去庫存的壓力。

  其次是我們從基數的角度來看,去年三季度的基數較高,在基數較高的情況下要延續目前的水平,也就是要維持一個7.5%的GDP增速其實是有壓力的。

  6月末,廣義貨幣 M2餘額120.9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新增信貸單月突破一萬億元,這種情況假如還想實現全年7.5%GDP增速,那麼下半年特別是三季度,估計還要延續6月份的寬鬆政策,以此推算,今年的M2可能要超過14%,新增信貸估計要達到9萬億~10萬億的水平。也就是說6月份的數據出來之後,寬鬆政策還需要延續。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持續的寬鬆政策會留下後遺症,將加劇未來經濟下行的風險。

  第二個方面的風險主要是房地產市池落會給金融帶來隱憂。一方面,房地產的回落會帶來經濟回落的風險;另一方面,房地產和整個宏觀經濟回落可能會帶來的金融風險隱憂。

  在上一輪經濟向好的時候,我們出台了一個創新性的制度叫做“聯保制度”,聯保制度其實是很強的順周期制度。當經濟向好的時候,有的企業資質不行,但只要給它擔保的企業資質行,銀行就會給它放貸,這就導致財務狀況不好的企業也可以獲得貸款,從而加劇了經濟的上行趨勢。但在經濟周期向下的時候,它的金融風險馬上就出來了,一家跑路,可能就會把好企業也連帶拖累。現在就存在這樣的現象,一些周期性行業的企業,或者是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出現部分企業的跑路或違約,很可能會把一些好的企業也帶進去,因為它必須要為它所作的擔保負責。這就會形成負反饋,會加劇經濟往下走。

  從目前來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還是依靠中央投資在拉動,房地產投資其實處於回落狀態。從商品房的成交情況來看,環比其實沒有得到多大改善。

  第二,從土地銷售的角度來看依然是平穩,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第三,房地產市場的庫存,目前仍然存在較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就怕形成糟糕的預期。我去日本的時候,曾問過接待我們的一個年輕人,在東京買房了沒有?他回答說沒有買,也沒有打算買,因為買了就跌幹嗎要買?這就是預期。預期很重要,現在一直處於膠著狀態,而且現在市場價格可能有點失靈,因為售樓以前漲價的時候要審批,現在跌價的時候也要報備,這就可能導致與真實情況有所偏離。但這種預期一旦延續,在未來可能就存在加速的風險。

  目前擔心的是它可能會傳導到金融市場,因為金融市恥多表外都跟房地產密切相關,現在表外融資出現了一定的回落,這個回落主要是“開正門堵偏門”政策導向的作用。假如成交持續萎縮,開發商表外融資有困難的情況下,銀行信貸又走市朝“順周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就造成違約的增加。違約一旦增加,由於聯保制度的原因,很容易形成負反饋,加劇金融風險的出現和經濟的回落。

  第三個風險主要是美國QE退出對金融市場的影響。QE退出其實對中國的影響有限,因為我們一直都是貿易順差,貿易的順差要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我們就只能資本輸出,不斷地買美國的國債。但問題是很多新興市場國家一直都存在著貿易的逆差,比如說烏克蘭一直以來就是貿易逆差,貿易逆差就得靠發債的方式來平衡它的國際收支。

  一旦美國QE開始退出,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發債就可能會面臨問題,它的發債成本將面臨不斷的攀升。比如說烏克蘭,今年5月份美聯儲開始表態將選擇退出QE,導致他們的發債成本不斷攀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出去借錢,否則就會面臨違約風險。但我們知道,國際上借錢救助都是有附加條件的。

  目前,美聯儲已經明確了QE退出時間表,與此同時,也已經有了加息的預期。一旦美元指數走入強勢,新興經濟體面臨金融風險的壓力就會增大。1980年代美元走強的時候出現了拉美債務危機,1990年代美元走強的時候出現了墨西哥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阿根廷債務危機、巴西貨幣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一個都沒落下。

  保持對風險的警惕總是好事,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