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日高鐵海外之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8-25 11:56:36  


 
  另一方面,5000名中國工人已經抵達了東非國家肯尼亞,他們的目標是建設連通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到位於坦桑尼亞的東非最大港口蒙巴薩的鐵路。今年5月1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肯尼亞總統肯雅塔以及來自東非其他五國的總統或外長,共同見證了蒙內鐵路相關合作協議的簽署,涉及金額38億美元。

  蒙內線將在今年10月開工,最高時速120公里,這個速度以先進國家的標準來說連高速鐵路的邊都不沾,但在非洲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高速”了。“絕對是高速了,法國人過去修的鐵路,現在連30公里都跑不到了。”非洲問題研究者陶短房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除此之外,李克強總理這兩年的多次外訪,包括在泰國,土耳其、英國等都力推中國的高鐵技術。6月24日,中國南車與歐洲國家馬其頓簽署了出售6輛時速140公里的高速列車的協議,協議金額達到2500萬歐元,中國高速列車首次出口到歐洲。

  對於中國的全面鋪開,日本既羨慕,也在追趕。事實上,日本過去對高鐵(新幹線的)技術出口並不是很熱心,目前只占世界鐵路市場份額的10%。比較成系統的成功是台灣高鐵(幾乎完整地移植了新幹線)。另外,企業之間往往互相競爭,比如JR東海和JR東日本此前在加入美國和亞洲各國的建設計劃方面一直“各自為政”。

  “高鐵的大發展,始於1990年代末,對日本來說,放在身邊的中國那麼大的市場,再去開發其他市場發展有點浪費資源和精力。所以過去,日本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和歐洲企業爭奪中國的高鐵市場去了。”產業經濟學家白益民向時代周報表示,“但現在不同了,一方面中國高鐵熱有所降溫,而且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體系,日本只能服務於這個體系,不能主導於這個體系。另一方面,日本很多做高鐵技術的企業有做核電、造船、宇航等方面的業務,這些業務如核電等受到了衝擊,所以需要在高鐵方面下功夫了。”

  日本正在奮起直追,並且形成“官民一致”的態勢。為推進新幹線的海外出口,2013年4月,日本成立了“國際高速鐵路協會(IHRA)”。力爭通過歐洲、東南亞、巴西、澳大利亞等國高鐵項目的訂單。爭取使日本提倡的規格成為國際化標準,大量的日本企業參與到其中,將向全世界展示出統一步調的姿態。

  對於安倍政權來說,擴大基礎設施的出口,將成為日本未來的成長支柱,日本的目標實現基礎設施出口額在2020年之前增加至3倍、達到30萬億日元。在當中,鐵路技術責無旁貸。日本政府為了扶持日本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調整了日元貸款條件,規定了在對日本具有戰略意義(例如出口大型基礎設施等)時,如果貸款國在以利用日本企業技術和獲得資材訂單為條件的“日本技術活用條件”框架下,利率從0.2%一律下調至0.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