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對話:未來的新聞是什麼樣的?

http://www.CRNTT.com   2014-08-29 11:52:16  


全球廣告傳播巨頭陽獅集團首席戰略與創新官裡沙德·托巴克瓦拉
 
  托巴克瓦拉:很難預測,20年後會怎麼樣。但是我覺得,如果那時候還看報紙,真是令人驚訝。那時候還會有報紙,是電子形式,而不是紙質形式了。

   傳媒研究:我們也經常討論,有一些人,也許是年輕人,他們就喜歡紙質的感覺。所以,也許報紙和雜誌在多年之後也能生存。

  托巴克瓦拉:我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就曾經是這樣的人,我喜歡讀報,我喜歡紙張,我不會在電腦上看報紙。但是,當iPad出現之後,我的習慣改變了。在iPad上面,我的手一劃,新聞就出來了,而且時時更新,我還可以和別人分享文章。總會有一小部分人堅守報紙,但是會越來越少,以至於在經濟上將變得沒有意義。

“靠廣告和發行賺錢模式將衰落” 

  傳媒研究:很多美國媒體已經在網站上設置了收費閱讀,但是中國媒體收費的還不多。

  托巴克瓦拉:(指著一份報紙)如果將來它停止賺錢了,怎麼辦?這就是《紐約時報》或者其他媒體開始意識到的問題。以往的報紙靠廣告和發行掙錢,但是現在這種模式行將衰落,在未來的3年可能會衰落很多,比如20%-30%。那時候怎麼辦呢?你可以讓新聞部分免費,但是要想辦法在其他的方面掙錢。 

  傳媒研究:但是在中國,人們習慣去大型門戶網站上看新聞,而不去各家媒體自己的網站。這就為中國媒體數字新聞收費,製造了困難。

  托巴克瓦拉:這種情況下,我建議,要做出點特殊的東西來。只跟著別人走,是沒有希望的。要想出新的方法,保住自己的飯碗。做領導者。

   傳媒研究:那麼中國媒體如何和新浪這樣的大門戶網站合作呢?或者說,《紐約時報》如何和Google合作呢?我們在Google上也能看到《紐約時報》的文章。

  托巴克瓦拉:《紐約時報》新聞與Google整合在一起,但是只有前6行,而不是整個文章。他們不會把所有的文章給Google,否則誰還去《紐約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