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當代電影敘事的秘密軌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14:16:12  


活動現場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訊/8月3日騰訊演播廳,資深評論人王小魯攜新作《電影政治》做客騰訊書院,對話著名導演王小帥、演員王宏偉。三位嘉賓在對話中回顧中國百年電影史,解讀電影中的政治發展軌跡,探索從90年代初期開始電影政治方向是如何從自上而下的政治變成自上而下的生活的。



  王小魯:第六代獨立電影強調個人表達權 

  將個人真實感受放到電影敘事中

  王小魯(資深評論人,《電影政治》作者):從1993年左右獨立電影誕生以來,中國的電影史可以說是從“政治電影”變成“電影政治”。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電影政治的概念。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政治”,一般是自上而下的社會管理,從上而下的權力分配等。在古希臘,“政治”最早是城邦的意思。在城邦裡,人們在一個公共空間裡面通過言說和行動塑造他們的生活,管理他們的社會,這是政治的概念。90年代之前,中國電影的定位基本上是宣傳教育。90年代初期,第六代導演的獨立電影登場了,中國電影的政治開始變成自下而上的形態。第六代是根據他們自己的社會觀念和生活經驗去創造作品。其實我的對電影政治的理解更強調個人表達權。

  像王小帥早期的作品《冬春的日子》可能比較注重個人內心自省和私人情緒的抒發。但他同時也不放棄個人對社會理解和表達,可能也有更顯性的政治表達訴求。電影政治的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作為觀眾,作為一個接受者,普通觀眾或者批評者,通過他們的觀察來對左右電影生產的強制性意念進行批判;另一方方面是應該和這些基層的導演們一起來呼喚一種表達權,把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理解放到電影裡面去,把個人感受真正放到電影敘事中。這是我這個電影政治的兩個方向。

  人們自覺割裂政治使得談論政治成為禁忌

  王小帥(著名導演):今天我看到小魯的《電影政治》,覺得特別有意思,給我很大的觸動。電影政治倒過來就是政治電影,但它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絕對不是談政治電影本身。談到政治的時候,中國人長年以來都知道,關鍵時候“莫談國事”,做生意、做事情跟政治無關。好像政治是上層的國家在這麼一個特殊形態下的規則,跟百姓似乎無關。其實中國的百姓一直跟政治緊密相關,包括他們的命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言談。但是多年來二者被割裂了,而且好像是百姓自覺割裂於政治之外。這種割裂使得我們談政治時,似乎就越出了我們本身的界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