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鮮罕見公布金正恩抱病在身釋放四大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4-09-29 08:53:53  


 
  1、曝出金正恩訪華的消息是從中國駐韓國大使處得到的。首先,消息來源不屬於常規渠道。朝鮮領導人歷次到訪中國均屬秘密訪問,只有出發後在丹東才會被日韓記者發現。而中國的外事紀律是不允許外交官對保密事項對外吹風。況且中國駐韓國大使的職責並不涉及朝鮮事務。其次朝鮮領導人訪華所有的安排均有中聯部操辦,這並非外交部的業務範疇,駐韓大使一般並不涉及這樣的信息。第三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的原話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候到中國進行訪問。這顯然是一句外交辭令,看似說了該說的,其實等於沒說。媒體並沒有聽懂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而誤讀了邱大使的意思。最後,中朝雙方對習近平對朝鮮的賀電的編排和報道方式也顯示中朝關係正處於冷淡狀態,金正恩沒有合適的氛圍和意圖到訪北京。

  2、朝鮮出現政變的消息是從最近朝鮮人事變動猜測得出的。其實這種解讀並沒有什麼依據。根據對朝鮮的觀察,有關黃炳誓、崔龍海、玄永哲、張正男和李炳哲的職務調整只是走了一下程序,事實上有關這幾個人的權力轉移早在數月前甚至半年前就已完成。由於國防委員會的職務任免需要最高人民會議審議,因此此時有關這些人的職務變動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另外,崔龍海的職務從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調整到中央書記、體育指導委委員長說明,金正日所留給金正恩的托孤重臣基本已經清洗完畢,金正恩開始培植屬於自己的人馬。然而這些人馬未必都會一步就位,有的也甚至會遭到同黨傾軋而受到排斥。因此,金正恩這兩年的人事變動頻繁不足為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白頭山血統存在,而他幾個有血緣關係的兄弟沒有野心奪權,那麼金正恩權力就會得到加強,而不是削弱。說朝鮮出現政變是根本不了解朝鮮這個國家的特點。

  3、朝鮮是不是會出現改革開放這類事情,需要有一個整體認識。首爾的GSnJ研究所朝鮮和東北亞研究中心的經濟分析家權泰尹說,平壤已經制定了關於集體農場的改革規定,把農民分成更小的耕作集體,並且提高他們收成自留的比例。他說,這和中國1978年開展的經濟改革很相似。這種解讀有片面性。朝鮮目前的一系列舉動都是根據長官意志的短期行為,並不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方針。在金正日時代也有過類似舉動,也都不了了之,草草收場。金正恩的目前比較清晰的戰略就是經濟和核武兩條腿走路,而發展經濟的根本作用就是為核武開發提供資金支持。而中國改革開放的邏輯是裁軍,縮減軍費發展經濟。這兩者有本質不同。在朝鮮的邏輯下,是不可能出現大規模改革開放動作的。另外,從張成澤的案子可以看出,朝鮮官僚集團對經濟的介入非常深,腐敗也相當嚴重,已經形成了大範圍黨政軍官員搞權錢交易的利益共同體,在這種亦官亦商體制下,不可能形成實質性的改革開放策略,因為改革開放一定會觸動既得利益集團。可以說,朝鮮目前的體制已經錯過了改革開放的最佳時機,固化的利益集團不可能展開革自己命的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