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趙博淵:平壤的“鬼打墻”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9:37:21  


 
  外交脫困

  難捉摸,不代表無法捉摸。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當黃、崔、金三位大佬同時出現在韓國,金正恩被推翻的猜測也被推翻。假設真有政變發生,他們竟還有閑情逸致學三國的曹爽出游,而無須看家留守,觀察時局如何演進?如果把視線從韓國移開,以更開闊的視野去看待朝鮮決策圈核心人士的訪問,就會發現,這只是朝鮮新近外交大棋局上的一個部分。只是,因為朝韓關係的微妙,對韓交涉一直被視作“內交”,是由金養健的統一部負責。

  而在太平洋的彼岸,另一位職業外交官忙碌得比三巨頭更加不亦樂乎。今年4月履新的朝鮮外務相李洙庸於9月赴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為15年來頭一遭。李洙庸1980年代起駐日內瓦,長期照顧在瑞士留學的金正恩兄妹,金正恩接班前後調回國,進入權力中樞。與黃炳誓一樣,都是金正恩信得過的老人。

  李洙庸此行的目的是轉達朝鮮在人權和核問題上的立場,並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遞交了金正恩的親筆信。惡劣的人權紀錄與核問題上的偏執好鬥姿態是朝鮮在外交上長期被國際社會孤立的主要原因,金正日時代端賴立場較溫和的中國長年援助,尚有底氣孤芳自賞,而到了金正恩時代,中國的耐性已被朝鮮一而再再而三的背信消磨殆盡,改而主張“不許在中國門口生事”,朝鮮喪失唯一的助力,日子愈發艱難,不得不放低身段,主動向國際社會示好,李洙庸在美國甚至毫不避諱地談及南北統一的問題。

  儘管李洙庸的言行並未逾越朝鮮官方行為邏輯的界限,但這些原來根本不容商量的東西竟也能堂而皇之地進行探討,可見朝鮮急於洗白形象和改善外交孤立困境的意願是何等迫切。而就在今年春季,朝鮮甚至還在動重啟核設施的念頭!

  要改善處境,六方會談與會諸國的態度無法回避。五國當中,美、中已無耐性,俄羅斯話語權較弱,唯有日韓可以作為突破口。這其中,利害關係最密切的韓國是重點。

  從歷史經驗來看,朝鮮在金日成死後內外交困時正是通過迎合韓國民主左翼金大中、盧武鉉“陽光政策”,拿捏住韓國的心理,最終四兩撥千斤,從韓國手中獲得大量實惠同時順帶牽著區域內五國的鼻子,忽忽悠悠混過了十年。如今,一下派出三位核心,隆重其事的最終目的不外乎想讓韓國再一次成為自己外交布陣的陣眼。只是,從李明博到朴槿惠,現執政黨仇北的歷史傳統一脈傳承數十載,吞餌上鈎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