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包淳亮:年底選舉 國民黨可以打敗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14-11-13 10:09:15  


 
  與他廝殺的柯文哲雖然也缺乏政治履歷,甚至有大男人主義的“沙豬”之嫌,但卻吸引了較多有才華的人共同逐夢,此點在過去20餘年一直是綠營的優勢。同時柯文哲自己的一些言論表明其為一個有條件的統派,認同自己是文化上的中國人,與以“歷史終結”等理論進行了思想武裝的激進獨派頗有不同,而反映了多數台灣民眾的兩岸觀。柯文哲醫師若當選,甚至比連勝文更有利於兩岸關係;後者的紈褲子弟形象,恐怕讓大陸感到“有此朋友,不需要敵人”。

  國民黨的台中市長參選人胡志強曾經也是得志少年,但現在看來卻已年老體衰,極可能敗給曾經亦如同生活在雲端、但過去多年扎根基層、從而歷經了“天蠶變”的林佳龍。國民黨的桃園、台南、高雄候選人也缺乏能見度;只有新北市的現任市長朱立倫好些,但獨木難支大廈,恐怕要等國民黨先打敗自己,再等民進黨也自我毀滅,才有可能收拾殘局了。

  與此相對,民進黨的桃園市長參選人鄭文燦至少也是個加分的形象,台南市長參選人賴清德更已被視為可預見的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參選人陳菊也具有領導力;只有新北市長參選人、曾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似乎是自願當砲灰,剛好與國民黨唯一出彩的朱立倫形成對照。

  國民黨長期以來有著“老大政黨”的各種弊病,用人唯親、黨工公務員化、從政黨員熱衷於分贓政治等,早已發揮了逆淘汰的效果。過去20餘年其在理念上自我摧殘,而殘存少數忠誠支持者卻仍可能感到報效無門。國民黨台北市長黨內初選中,形象較佳的丁守中的失敗,亦堪稱國民黨“向上提升”的一大挫折。國民黨的腐朽映照出綠營的生生不息,這種落差很難讓人對國民黨有太多期待;大陸對此恐怕也頗多感慨。

  一些年輕的國民黨從政黨員支持馬英九對抗王金平,他們期望清廉、正直、愛鄉土之類理想能在國民黨實現。現在看來,他們的理想暫時必須與現實妥協。失望的黨內精英也許轉行從商,乃至於思考移民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可能;終究從馬王鬥爭到太陽花以來的台灣政局,不僅難稱令人欣慰,甚至愈加沉淪。

  這樣一個潰敗流亡的景象並不美好,而對此綠營也有不能推諉的責任。對於以進步立場自恃的本土黨派,在國民黨的內部鬥爭與太陽花學運當中,似乎並不是站在有利於台灣長遠發展的角度,而仍是滿腦子黨派利益,甚至不惜閹割制度、顛倒是非。

  綠營應當認識到,對抗性勢力的出現是西方競爭性選舉民主的必然與應然,綠營此回的可能大勝,也可能是另一輪衰弱的起點。綠營也不妨面對其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亦即蔡英文本身;這位最可能代表民進黨在2016年參選總統的黨主席,是否比那幾位可能當選的直轄市長參選人更具能力與魅力?她對兩岸關係的判斷,又是否過於意識型態導向,而不如市長們之能就事論事?她的個性與習慣,是否也包含了馬英九與連勝文的種種不足?如果民進黨的體制足夠成熟,應該要能對這些挑戰做出妥適的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