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馬英九的尷尬和無奈

http://www.CRNTT.com   2014-12-01 09:20:18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裡,躲在毫無前景的虛假小確幸中,等待陰影的降臨。這時候,他們看到富家子弟揮霍無度,在上流社會呼風喚雨,或看到對岸那些充滿希望的年輕人,讓那些不論因為外商不信任大陸,而僥倖在外商謀得一席之地的得利者,或是多數仿徨懦弱的憤青,當然同樣沮喪萬分。於是,反中與反權貴兩種情緒,矛盾地結合在一起。

  年輕人的無助,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無助,其解藥都在大陸,則大陸對台灣年輕人的意義,無非就是提醒了自己的不爭氣。要承認自己的不爭氣,又要接受台灣政治上對大陸的臣服,變成是心理上的同一件事情。馬英九不力圖擺脫大陸,竟還要大家接受大陸的優惠與照顧,台灣年輕人面對自己的如此無能,這又是情何以堪?

  實際上,台灣年輕人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馬英九想出來的辦法,讓他們更憤怒。馬英九則非常害怕他們的憤怒,因此不時又要擺出對大陸無懼的姿態。既然無懼,為什麼要讓大家覺得非依賴大陸不可呢?馬英九及國民黨背負台灣經濟不振與國際局勢不利,無以複加地讓年輕人痛恨他們。簡言之,馬英九的無能,揭穿了台灣年輕人自己的無能。

  如果能羞辱對付馬英九,起碼給台灣年輕人一種宣洩,就猶如他們打擊了大陸。他們實際上沒有能力反中,連自己未來的生活前景都不確定,碰到有前景的,偏偏是從政治上壓制台灣的大陸所過來的,更孕育了反中的深層需要。所以,馬英九表演反中是飲鳩止渴,台灣年輕人反對國民黨成功,乃是他們失去自尊之後一種於事無補小確幸。

  原標題:石之瑜:為何馬英九表演反中都沒用?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12月01日

  作者是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