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京市委書記被查釋放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5-01-05 11:10:09  


 
  季建業,南京市市長 (2013年10月被抓,1957年生);

  廖少華,貴陽市委書記 (2013年10月被抓,1960年生);

  毛小兵,西寧市委書記 (2014年4月被抓,1965年生);

  萬慶良,廣州市委書記 (2014年6月被抓,1964年生);

  張田欣,昆明市委書記 (2014年7月被抓,1955年生);

  陳川平,太原市委書記 (2014年8月被抓,1962年生);

  湯愛, 呼和浩特市市長(2014年9月被抓,1950年生);

  王敏, 濟南市委書記 (2014年12月被抓;1956年出生);

  楊衛澤,南京市委書記 (2015年1月5日被抓,1962年生)。

  這是非常可怕的概率和密度。那麼,中國省會書記(市長)到底怎麼啦?為什麼他們成了腐敗和落馬的最高危險人群呢?

  我們不妨做一些假設性的探索。

  首先,在高壓反腐之下,當前鬥爭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第一把手,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後,許多地廳級的市委書記和市長落馬。上面列舉的9名省會城市黨政第一把手,6名是2014年6月份以後抓的。這說明,地廳級、尤其是省會城市的第一把手,成為中紀委最為關注的對象。既然打破了級別的限制,打破了少抓第一把手的慣例,那麼,省會城市就成為反腐的關注點。

  第二,省會城市是每個省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其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就業資源的價格最高,誰掌握了省城,誰的實際權力在那個省就算最大,連省委書記和省長都不一定能夠掌握那麼多可以直接尋租的資源。另外,省城的房地產,基本建設,尤其是地鐵和其它基礎建設,是最容易導致腐敗的產業鏈條。

  第三,絕大多數省城的書記或市長,都是本省從基層打拼出來的幹部。上面列舉的9名書記、市長,無一例外的都是本土幹部。他們是當地的“地頭蛇”,也是本省最能幹的幹部,才有可能被提到這個位置上。許多省委書記、省長,大多是中央空降的,或者是從外地調升過來的,這些人剛到省城,比當地的領導根基淺,比起當地的官員,相對不容易尋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