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黨媒:楊衛澤曾被譽為政治明星 前途一片大好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11:32:42  


 
  無錫歲月:第一次當城市一把手

  2006年11月12日下午,對楊衛澤而言是個特殊的時刻。中共江蘇十一屆省委常委被選舉出來,在今天看來,當時這13個人可謂是一個“黃金陣容”。當時的班長李源潮現在已經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班子里面的梁保華、羅志軍、趙克志後來都擔任了省委書記,王國生、張連珍現職分別是湖北省長和江蘇省政協主席,孫志軍到中宣部出任副部長,王榮到深圳做市委書記,李雲峰擔任著江蘇常務副省長,另外還有3人已經退休。

  楊衛澤當時在這個班子里面排名末位,卻是最年輕的一個,時年44歲,在當時全國範圍內都是算年輕的省級黨委常委。

  “雖然此前有兩次廳級幹部的正職經歷,但在無錫,楊或許才是真正‘品味’到了地方一把手的味道,並且進入了一個權力的漩渦之中。”無錫不少幹部都有此感觸,“如果說楊在交通廳和蘇州任上都是風風火火的大踏步前進,那麼在無錫則是經歷了各種‘考驗’。”

  剛剛到無錫,楊衛澤就提出要修建環城高架和惠山隧道,把無錫過去“一體兩翼”的城市規劃拉扯成一座大城市的骨架。“現在看來,無錫更像個現代化大城市,的確是楊衛澤來了之後的效應。”接近無錫市政府的一名人士表示,“無錫的碩放機場也是在楊來了之後,通過多方運作,才恢複通航的,並迅速就開通了境外航綫,現在已經是省內第二大機場。還有無錫地鐵也是在他主政時期獲批,現在已經開通。”

  出了城建,旅遊和人才也是楊衛澤手中的另外“兩板斧”。2006年的第一屆吳文化節就是在楊衛澤手上搞起來的,在蘇南一些城市官員眼中,這個文化節的成功之處就是把在學術界有爭議的吳文化發源地“搶到”了無錫。廉政瞭望記者曾參與過當時的開幕式,無錫邀請了全國政協一名副主席和吳伯雄等政要出席,楊衛澤當天更是意氣風發,宴會上頻頻敬酒,親口承認,舉辦吳文化節就是要提高無錫乃至吳地的核心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惠山古鎮、靈山梵宮、清明橋街區、影視基地“華萊塢”等宏達的旅遊構想也在楊衛澤手中,全部由規劃圖變成了實景。

  楊衛澤在無錫任上,曾雄心勃勃提出過一個引進海外領軍創業人才的530計劃,多次受到中央部委領導肯定,無錫也成為國家物聯網的試點城市。“530”走紅後,無錫每年接待外省市兄弟單位造訪、取經達四五十次。這個計劃出台於2006年4月,目標是“5年內引進30名海外領軍型創業人才”。這里面最吸引“眼球”的是提出摒棄“GDP崇拜”,鼓勵冒險和寬容失敗,政府方面努力做到成立之初做保姆、發展之中做導師、成功之後做保安。

  當時就有老幹部批評楊衛澤“好高騖遠”,不過楊衛澤仍然常常在接受中央級媒體和在綫訪談中聊他力主引進的尚德集團。他在做客央視《對話》時談大手筆人才引進時說過:“在這里面不要說300個,只要有一個像施正榮的尚德這樣的企業,我這個60億就回來了。”據當地幹部透露,尚德集團紅火的時候,楊衛澤都要出席他們的年會,楊不止一次在在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要求大力推廣尚德太陽能經驗。

  據上述人士透露,在尚德陷入危機後,時任市長毛小平和楊衛澤分歧較大,政府方面不願意再貸款給這個“黑洞”,但楊衛澤卻親自出馬,幫助尚德貸到了30個億。

  “引人注意的是,他在無錫主政這麼多年來,和周家的關系。”上述人士稱,“周永康是無錫人,他的兄弟和一幹親戚都在無錫,走動拜望我們都看到過,或許是難免的吧,至於里面有沒有更深的利益關聯,還是要等紀委的調查結果。”

  不過在無錫,他也遭遇到了從政以來的最大危機,2007年的太湖藍藻事件。楊衛澤邀請了國內外50多家媒體,讓宣傳部副部長陪著采訪了三天。廉政瞭望記者曾就此問題采訪過楊衛澤,也頭一次看到了他和往常在電視中鎮定,侃侃而談的不同的表情。眼神迷離的他當時給出的答複是“這是工業轉型的必由之路”,還引發過坊間的熱議。

  “不管如何,楊衛澤在無錫算是安然渡過了環保和經濟的兩大危機,2011年到省會南京出任市委書記,被譽為楊衛澤的一次機遇。畢竟按照慣例,南京的書記離正省級更近了,何況他還那麼年輕。”無錫市國土系統一名老幹部表示,“但也是一次挑戰,在省領導眼皮子底下了,手腳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大開大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