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大宗商品下跌帶來三大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9:35:37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訊/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深幅下跌,原油、礦石、大豆、金屬、橡膠等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平均跌幅超過15%,其中原油價格由年初的近100美元/桶回落至年末的50美元/桶,幾乎腰斬;鐵礦石價格跌幅亦有4成。進入新一年後,又迎來有色金屬價格暴跌。1月中旬倫敦銅價格跌幅一度超過8%,創5年半新低,並帶動鋅、鉛及鎳價跳水。

  中國證券報發表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文章表示,由於國內外經濟增速回落、世界巨頭擴產降價、美元升值預期“三座大山”依然存在,預計2015年大宗商品將繼續探底。

  文章分析,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雖然是把“雙刃劍”,但對中國而言確實利大於弊,由此產生中國經濟三大機遇,必須緊緊抓住不放。

  一是低成本建設機遇。總體來看,未來中國存在著規模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環境保護建設需求和城市化建設需求。據有關資料,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3.7%,其中包括了未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進城農民。如果按照城鎮戶籍人口計算,其城鎮化率36%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80%以上的平均水平,也低於中等收入國家49.5%的平均水平。現階段中國基礎設施亦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人均基礎設施存量分別為歐洲、美國的38%、23%。即便是中國公路網密度和鐵路網密度,也只是歐美國家水平的一半左右,甚至不足三分之一。目前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占GDP比重不到10%。根據世界銀行研究,未來中國每年基礎設施投資將占GDP比重的13%以上。此外,中國還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必須進行投資治理。如果完全滿足上述國民經濟短板領域需求,就必須進行規模巨大的基礎建設,由此將產生持續性、大規模的原材料消耗,每年進口原油、天然氣、礦石、糧食、橡膠等大宗商品十幾億噸,因此大宗商品價格深幅跌落及繼續下降,當然為中國低成本建設,提供了一個極好歷史機遇,我們可以節省數以千億美元計的建設材料成本。

  二是低成本商品儲備機遇。例如,中國高品位鐵礦石儲備量要是能夠滿足鋼鐵企業半年到1年的需求,也就是達到5億到10億噸,其對鐵礦石市場影響力將會極大提高。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以1年不用進口鐵礦石,但世界礦業巨頭卻不能夠1年不生產。不僅如此,趁其低價進行大規模資源儲備,還在於大宗商品價格不會長久低迷,我們可以獲取巨大未來升值效益。畢竟當能源價格持續跌落達到一個臨界點後,將會引發新增資源供應的極大抑制。因此必須未雨綢繆,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一段時期低迷的歷史機遇,進行大規模的重要資源商品儲備,比如5到10億噸的鐵礦石儲備、千萬噸級的有色金屬儲備、3個月以上需求量的原油與天然氣儲備等,當然也包括一定量的實物黃金儲備。

  三是低成本兼並收購機遇。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致使許多相關企業嚴重虧損,相繼陷入困境,其資產權益價格低廉,有些可能會以實際資產價值的幾分之一價格拋售。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伴隨美元一起升值,也相應提高了中國的資產購買能力。這也造就了中國進行全球資源權益兼並重組的極好機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