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季度降准降息概率小

http://www.CRNTT.com   2015-01-21 09:42:08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訊/2014年12月PMI數據與諸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進一步放緩。中國證券報發表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文章分析,儘管去年12月消費、工業生產、投資等數據尚待公布,但從已經發布的PMI數據以及諸多高頻數據中,不難發現整體經濟增速仍在下降。其中,2014年12月PMI回落至50.1%,比11月降低0.2個百分點,降至18個月新低。與之相佐證,匯豐PMI指數也呈現下滑趨勢,該指數下降至49.6%,是過去7月首次回落至50%以下。

  同時,通縮風險在加劇。2014年12月CPI同比增長1.5%,比11月略有提高。其中,受季節性影響,食品價格大幅反彈,同比增長回升至2.9%,特別是蔬菜、水果等受寒冷天氣影響,價格反彈明顯。相比之下,受油價持續下跌影響,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長0.8%,是2010年1月以來首次低於1%水平。生產領域的通縮跡象則更加明顯,2014年12月PPI降至-3.3%,連續34個月處於通縮階段,更反映生產需求疲軟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調的影響。

  文章認為,從經濟基本面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已面臨增長與通脹雙低的格局,央行有必要保持寬鬆的政策方向。確實,從經濟理論分析,央行若推出降息降准已經符合邏輯。比如,降息方面,當前貸款利率仍然較高,實體融資成本較貴,加之長期生產領域通縮,企業已經不堪重負,降低利率是諸多處於生產困境中的企業的強烈呼聲。而降准方面,考慮到如今外匯占款增加已經低於以往,20%的準備金率實屬過高,且未來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將更多地採用價格型工具,保持過嚴的數量控制,同樣不利於價格發揮作用,故而今年降准降息的推出也是很合理。

  然而,當前存在部分證據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選擇上正面臨兩難局面,特別是考慮到國內股市風險以及全球匯率動蕩格局等因素,降准降息預期或推遲到一季度以後。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一輪快速上漲的行情,遠好於海外主要市場表現。毫無疑問,本輪股市上漲是基於過低估值修復、央行降息導致流動性壓力緩解,以及市場對改革持樂觀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一定程度的股市上漲不僅是決策層樂見的,也是化解中國經濟困境所需要的。畢竟股市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熊市,藍籌股被低估,不利於股市發揮直接融資的功能。而且股市反彈也有利於疏通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補充企業資本金進而降低企業杠杆率過高的風險。

  文章分析,但是過快的上漲卻引發泡沫化風險,超出決策層預期。與此同時,本輪牛市上漲中,杠杆化產品得到大量使用,決策層正在擔心金融穩定風險。從數據來看,目前市場融資融券規模突破萬億元,而實際上,這一數字在本輪行情啟動前的2014年4月末才剛剛超過了4000億元,增長之快令人吃驚。與此同時,杠杆基金、銀行傘狀信托等也在借助杠杆推波助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