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比ISIS更恐怖的恐怖主義組織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08:07:45  


 
  此外,在實行議會多黨選舉制度的尼日利亞,政黨間權力鬥爭使“博科聖地”成為暗中爭相拉攏利用的對象。有證據顯示,人民民主黨和全體尼日利亞人民黨都曾為爭取“博科聖地”的支持而對其妥協,甚至向其透露機密信息。政治精英階層為謀取自身利益,甚至將“博科聖地”作為一種政治鬥爭工具。這也為“博科聖地”的發展提供了可乘之機,它利用某些政治精英的腐化心態, 滲透進尼日利亞政府內部。就是這樣看似與文明背道而馳的荒謬主張,在“文明衝突”的國際與政治敗壞的國內環境中得到幾個方面勢力的支持,這是“博科聖地”存在的根源所在。 

  在“博科聖地”與ISIS及基地組織的關係上,無論從行動方式,還是從武器來源、組織架構上來看,幾者都有著相似之處,有觀點指出“博科聖地”已經效忠於ISIS。另有消息指出,“博科聖地”和基地組織在北非馬格裡布和東非索馬里的分支機構有聯繫。2007年,尼日利亞政府曾逮捕過一批涉嫌與基地組織有聯繫的伊斯蘭極端分子。有報道稱,2011年6月16日阿布賈警察總部自殺式爆炸襲擊就是由從索馬里接受過專門訓練的“博科聖地”成員所為。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倒台後,大量武器越過撒哈拉沙漠進入尼日利亞。武裝分子活躍在尼東北部和喀麥隆、乍得交界地帶,很難完全鏟除。然而,在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戰略架構下,“博科聖地”,及其背後的瓦哈比主義原教旨傾向均無法得到真正處理。“反恐戰爭”打擊的目標極具戰略選擇性,“反恐戰爭”的口號與其真正打擊目標之間高度不統一。隨著阿拉伯世界2010年開始的動蕩,這一口號的錯亂本質進一步凸顯。淪為維護主導“反恐聯盟”國家利益的手段。所以出現中東地區越反越恐,瓦哈比化擴張速度加快,地區碎片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嚴重問題。而“博科聖地”這個中東之外的瓦哈比化伊斯蘭組織得以出現並發展,與這種“反恐戰爭”戰略的本質錯亂更是關係密切。 

  “博科聖地”是生長在當代尼日利亞土地上的一朵惡之花。滋養它的,是高度複雜的國際環境與尼日利亞今天嚴重的經濟發展失衡、貧富分化、政治管理失效和腐敗等問題。打開媒體,看到的幾乎都是又有多少人死亡、受傷,多少房屋被毀,圖片裡都是尼日利亞的平民絕望的眼神、燃燒的車輛,可是這種平面化的報道是否真正有價值?簡單仿照西方國家對待掛著“伊斯蘭”旗幟的“恐怖主義”那樣,試圖在現有僵化的西方國際關係與政治思維內部,把它放上“恐怖組織”的國際名單,抨擊“伊斯蘭的憤怒”,通過媒體譴責、咒罵、抗議,是否是一個可行的解決之道? 

  真正有意義的解決路徑,是避免陷於媒體那種簡單化、標簽式的分析方法,剝去伊斯蘭、政治、西方等種種外衣,放棄那種對於某種制度的盲目信任,既能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語境下思考,又能進入尼日利亞社會的具體語境,從根本上思考改換滋養“惡之花”生長土壤的方法。尼日利亞靠賣資源,完全可以做到GDP數字年年攀升,但這改變不了它百病纏身的事實。如果發展的成果分配高度不公,無法惠及普通民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最後不過是壯大了極端主義組織的群眾基礎而已。這是尼日利亞的教訓,但絕不僅僅是尼日利亞的教訓。 (劉訓東) 

  題:比ISIS更恐怖的恐怖主義組織

  經略獨立國家戰略研究團隊,《經略》網刊 2015-02-08 11:02:3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