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河君靠什麼超過馬雲?

http://www.CRNTT.com   2015-02-10 11:33:53  


 
  最後的10%

  工程的難度遠超過李河君的想象。

  金安橋地處雲貴高原橫斷山脈,距麗江市52公里,處於麗江到四川攀枝花市的交通要道上,交通便利,壩址左右兩岸分屬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和永勝縣,是幹熱河穀地貌,地質情況複雜。金安橋水電站就建在金沙江的谷底,風吹不到谷底,終年氣候炎熱,植被茂密,濕度很大,谷底氣溫可以達到近40度,又熱又悶。通往電站工地的道路兩邊是橫斷山,風化石結構,風大些或者下雨非常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和坍塌。

  “中國水電”成為工程施工主力,其中,水電四局有限公司承擔了電站導流洞、大壩土建和金屬制安工程,主要工程量為730萬立方米土石方的開挖和440萬立方米混凝土的澆築,水電八局有限公司承擔該電站1180萬噸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統建設。先期開鑿的兩個隧道型導流洞導流滔滔江水。大型施工車輛不斷進出施工工地。

  工程難題可以由專業隊伍解決,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巨額資金的壓力。李河君不需要到現場監工,他最大的任務就是——籌錢。

  儘管有中國農業銀行批准的100億元授信,但漢能還同期進行著江蘇如東風電場等項目,資金壓力相當巨大。2008年8月,各大銀行接到銀監會通知,暫停對金安橋水電站貸款。“我們的資金流一下子就斷了!”金安橋水電站總經理劉興榮曾對媒體說,截至2009年年中,總投資147億元的水電站已累計投資90多億元。

  李河君在《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一書中寫到:“為了應對高峰時每天1000萬元的投入,漢能把前些年建設的效益好的優質電站一個一個地出售,這些項目都凝聚了漢能人的心血,其中最可惜的是青海尼那水電站—漢能在2003年以12億元收購,當時已並網發電。在最困難的時候,漢能將多年積攢下來的風險準備金全部投了進去,金安橋水電站項目卻像無底洞一樣總也填不滿,最後我們甚至從漢能高管個人和家里借錢投資金安橋。”

  這段灰暗的時光給李河君留下了相當的印象,以至於在後來有“不欠銀行本金和利息”的司訓。

  金安橋項目漫長的10年建設期,在當時似乎完全看不到盡頭,無數資金和精力就如同巨石一般,投入滔滔江水,聽不到聲響。公司內部也有不同意見,甚至“當時有一個分管金安橋項目的副總裁就中途跑了,他覺得跟著我幹沒前途。”李河君回憶說。但李河君的決心讓更多的高管放心,8年工期,他只去過6次,其他全部交給現場高管管理。

  就在金安橋項目即將被核准的最後階段,也是李河君最困難的階段,彼時,三峽水電工程開發總公司詢問李河君是否願意將項目出售。“他們當時看我比較困難,說願意出450億買我的水電站,”李河君透露,“如果賣了,我們可以淨掙300億。”

  這個誘惑無疑相當巨大。漢能公司內部董事會再次出現不同意見。“當時只有我和公司執行總裁王勇不願意賣,其它人全部都支持賣,”李河君說,不過最終他還是說服了大家,“金安橋不能賣,這不是掙錢的事。一旦做成,我們不會缺錢,但如果賣掉,我們政治上沒法交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