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進入貿易規則主導權爭奪關鍵期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8:30:48  


 
  中國應積極主導亞太自貿區

  文章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體,中國在此輪全球貿易規則變遷中顯然不能置身度外,中國對美歐日本等國旨在為“全球其他國家在標準制定、監管和經濟關係樹立典範”的戰略意圖,當然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在全球貿易格局面臨大洗牌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迫切需要總結以往對外貿易發展的經驗,必須基於已有的經濟與貿易力量,積極尋求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在去年APEC會議上提出的亞太自貿區(FTAAP)“北京路線圖”,等等,正是這種邏輯安排的自然表達。而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中美去年達成的有關IT產品協議具有很強的指標意義。為全球削減針對高科技產品的關稅鋪平了道路,表明中美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完全可以展開有效合作,共同推進雙邊和多邊貿易體系的進展。

  中國迄今為止的諸多努力,某種意義上也是擺脫美國對中國經濟戰略鎖定的必要步驟。而中國力推的亞太自貿區儘管有了“北京路線圖”,但存在諸多約束條件。從目前情況來看,隨著中韓自貿區、中澳自貿區的基本落定,將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國家中產生重要的示範效應,結合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以及中美投資協定談判進程的加快,預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中國將初步建立以亞太為核心、深度嵌入中國話語範式的自由貿易圈。假如上述目標能夠實現,所謂TPP、TTIP等對中國形成的戰略擠壓將因此大大削減。

  真實世界一般不兌現靜態的假定。如今,無論是7月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還是上月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乃至“一路一帶”戰略,以及亞太自貿區計劃,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工業與資本強國來看,都可歸結為對美國主導的機制化金融與貿易體系的挑戰。而國際輿論對“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炒作,實際上是將中國提前推向與美國戰略競爭的最前沿。

  中國當然不會坐等美式貿易新鏈條對自己的綁架,中國完全可以也應該以傲居世界的貿易觸角延伸為依托,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致力於擴大雙邊和多邊自貿區版圖,更要因應國際市場需求加快金磚銀行、亞投行等多邊合作平台建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