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第三勢力能否在“立委”選舉中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5-02-26 09:48:20  


 
  不過,似是“柯文哲效應”開始消褪,國民黨已經止血。這從“罷免蔡正元投票”就可看出,投票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這本身就是民進黨候選人在“立委”選舉中的得票率,比柯文哲的台北市長選舉在該選區的得票率低得多。這證明當初投票給柯文哲的淺藍、中間選票,開始止“流”。因此,投票給柯文哲的非傳統民進黨支持者選民,只是痛恨馬英九而已,並非針對國民黨。當馬英九辭去黨主席後,這個心理效應或將會消失。另一方面,柯文哲上任後,繼續“大咀巴”口沒遮攔,儘管仍獲得一些人的鼓掌,但卻開始令到更多人冷靜思考。實際上,在當候選人,“無定向飛劍”式的話語確實是具有新鮮感,當然可以起到蠱惑的作用,但做行政首長時就不是“靠把口”。因此,透過“罷免蔡正元”一役,就已折射出,柯文哲的“外逸”效應,在台北市就“逸”不出來了。

  當然,也不能看小範雲參選的效應。範雲的外省人後代身份,或可對該區某止外省人選民產生“代入感”。尤其是近年原籍大陸的青年人的“去中國化”觀念抬頭,再加上馬英九上任後,沒有加強國民教育,青年人趨“獨”者漸多,或會認同她的理念。

  現在對國民黨最具威脅性的,應是洪慈庸。雖然她也是“時代力量”的主要成員,但她過去予人的印象是“沒有顏色”,而且洪仲丘的悲慘遭遇獲得普遍同情,人們或會心理投射,為還洪仲丘一個公道,而將手中一票投給曾為其案情奔走的姐姐。當初能有數十萬人自發地聚集為洪仲丘鳴冤,洪慈庸要在該選區拿下第一高票,看來將不成問題。

  自“太陽花學運”後,台灣地區藍綠界限開始有所模糊。但第三勢力能否崛起,還要看明年初的“立委”選舉。這無論是對蔡英文,還是對朱立倫,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來源:澳門新華澳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