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約瑟夫·奈 最新評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10:50:00  


 
  這是在評價美中相對實力時的關鍵一點。正如閻學通在有關中國如何擊敗美國的著述中所寫的:“要想為自己的崛起營造融洽的國際環境,北京必須發展比華盛頓質量更高的外交和軍事關係。沒有任何一個領先的大國能與世界上所有國家交好,因此中美競爭的核心將是看誰擁有更高質量的朋友。”在這一點上,美國處於從這種網絡和聯盟中獲益的更有利位置。華盛頓有大約60個條約盟友,中國則僅有幾個。

  作者說,一些分析人士將中國視為隨著國力增強、急於推翻既定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國家。但中國並非像上世紀的納粹德國或蘇聯那樣是完全的修正主義國家。雖然中國參與創建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並發起了一些適合其需求的地區組織,但中國從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等現有國際組織中獲益頗多,而且並不希望毀掉這些組織。美國的盟友在幫助營造鼓勵負責任行為的環境,中國也關心自己的聲譽。

  文章說,此外,技術和社會變化正在為全球的議事日程增添一些重要的跨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代表著權力在各國之間轉移,而且代表著權力從政府擴散開去。應對這些全球威脅將需要加強包括中國、歐洲和美國在內的各方合作。

  中國渴望在東亞扮演更重要角色,美國則有一眾需要它肩負防禦責任的亞洲盟友。誤判總是可能發生的,但衝突遠非不可避免。此外,中國也承受不起像皇帝統治下的德國所採取的那種政策。政策太冒險就會使國內外的收益和穩定性承受風險。

  文章說,換言之,與一個世紀前的英國相比,美國有更多時間來管理與崛起中大國的關係,中國則比當年的德國有更多的動力來約束自己。這提供了一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機會,如果美國繼續避免採取遏制戰略、中國也接受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合法地位的話。美國和中國是否會設法發展這樣一種關係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人為錯誤和誤判總是可能發生的。但只要作出正確選擇,衝突就不是無法避免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