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安:仇和的十五個黑白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5-03-19 11:37:25  


 
  其十二。一網友在“仇和升遷感言”中寫道:“一直很關心仇和現象,對他的認識也是一波三折。最早看到的是其霸道的執政風格,當時認為,如果有太多這樣的官員,中國就無從談民主法制了。但後來發現,他帶來的變化和發展是驚人的,也是令人信服的,關鍵是老百姓對他擁戴的呼聲也很高……”據說,問一千個昆明人,一千個人都會認同仇和的鐵腕治吏。仇和公布了自己和市長張祖林下班後的聯繫電話,並要求全市公務員24小時做到辦公電話、家庭電話和手機中必有一通,“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昆明官場的神經綳到了極點。正方說,鐵腕治吏得到了百姓的擁護,這是執政的基礎;反方說,至今也還有許多重慶人擁護薄熙來,民意有時很含糊,什麼是真正的民意?民眾能隨時了解真情嗎?另外,這不是戰爭時代,公務員也是公民,他們也有自己的休息權,即使真的鐵腕治官,治得廣大官員清正了,並不能保證自己就清正,仇和是否涉貪還沒有結論。

  其十三。2011年12月4日一早,仇和那篇充滿了對昆明依依之情的告別演說,登上了昆明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大部分媒體都把讚美送給了仇和,雖然也有個別媒體反思認為“昆明今後應注重休養生息”等。2008年9月27日,仇和當選“中國改革貢獻人物”;11月6日,仇和榮獲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改革之星”稱號;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論壇暨評選活動”中,仇和再次榮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傑出人物”和“中國改革開放30年社會人物”兩項大獎。“傑出人物”獲獎辭稱:“仇和是榮獲中國改革開放30年傑出人物中唯一在任地方省部級領導幹部,也是唯一的省會城市書記。”仇和是善於和媒體打交道的,說:“新聞媒體就是我們的保健醫生,媒體的輿論監督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進我們解決問題。”正方說,媒體的眼睛是雪亮的,仇和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反方說,就像民意的含糊一樣,媒體的說法也是要經過歷史的考驗,中共官員敢於和善於利用媒體的不多,仇和算一個,薄熙來也算一個,從大連到遼寧到北京到重慶,讚揚薄熙來的報道震天響,卻如今……媒體報道不能定論,榮譽獎狀隨風飄蕩,玻璃心碎了。

  其十四。仇和說:“媒體鏡像中的我,是一個做事喜歡走極端,重結果不重過程的人,我被貼上了獨斷專橫的標簽。即使是那些對我多有褒獎的報道,也不忘善意地提醒我注意民主,注意劃清權力的邊界。”正方說,仇和是改革派,敢作敢為;反方說,仇和飛揚跋扈,有權任性,他不可能不知曉市場的一般規律,但不明白權力的邊界,不願約束自己,仇和在民主與效率的對立困局中,偏向效率,仇和的政績,很難說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靠獨斷專行產生的效率就是押寶,就是賭。

  其十五。在2015年3月13日人大雲南小組討論會上,仇和稱:“我們這種體制,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應該是世界上最廉政。為什麼?世界上有97%的國家是土地私有化,我們國家土地沒有私有化,僅僅是私有使用權,目前百分之百是政府所有。”正方說,土地公有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也是官員廉政的保障;反方說,正是因為國家資源所有者的缺位,反被一些官員以公共的名義自肥,君不見貪腐遍地?而仇和本人到底有多廉潔,還得等著瞧。

  仇和是黑是白?還是黑白難辨?還是有時黑有時白?過去說不清,現在也說不清。這不怪仇和,因為整個大地都黑白難辨,到處是霧霾,大家都看不清。仇和是個標本,是霧霾的經典標本,但仇和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的標本。 

  原標題:王安:被查官員仇和的十五個黑白解讀 作者王安系和訊專欄作者 2015-03-19 07:48:41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