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打垮“伊斯蘭國”有多難?

http://www.CRNTT.com   2015-04-12 12:06:18  


 
  有學者擔心,IS遍地開花,縱然總部被摧毀,也可借助外圍據點“留得青山”。筆者認為,這種看法高估了IS總部與效忠組織的關聯。事實上,散落在五湖四海的“效忠”組織對IS總部勾勒的末日決戰圖景普遍熱情偏低,它們與IS走到一起,更多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例如,阿爾及利亞“哈裡發軍”的加盟,緣於“伊斯蘭馬格裡布基地組織”(即基地北非分支)中央大區領導人哈利德•阿布•蘇萊曼與最高領袖阿布•穆薩蔔•阿蔔德勒•瓦杜德的內訌,前者為自立門戶而投靠實力堪與“基地”分庭抗禮的“新主”。又如埃及“耶路撒冷支持者”與利比亞“安薩爾旅”,崛起於阿拉伯抗議潮整垮穆巴拉克和卡扎菲的背景,二者的主要意圖是在本國亂局中分一杯羹,加入IS不過是增加渾水摸魚的資本罷了。

  IS總部方面,盡管其擴張策略乍看與“基地”極為相似,但二者對於外圍組織的態度和管理有著很大區別。長期以來,“基地”為了維系“組織的純潔”,對想要“效忠”的“雜牌”團體制定了較為嚴格的門檻與審核制度,并要求已加盟的團體定期向總部匯報工作,接受總部的統一調配。相比之下,IS的加盟門檻更低,基本上采取“來者不拒”的姿態,但各附屬組織之間、附屬組織與總部之間缺乏協同合作。比如利比亞境內東部巴爾卡、南部費贊和西部的黎波裡三地各有效忠IS的組織,但三者基本上是各行其是,鮮有配合。

  另外,不應忘記,隨著阿爾及利亞“哈裡發軍”、尼日利亞“博科聖地”等原“基地”直系下屬或旁系夥伴倒戈IS,恐怖主義“老牌”與“新秀”之爭持續升溫。不甘心“大佬”地位喪失的“基地”對IS下屬團體虎視眈眈,隨時准備“收複失地”。

  因此,一旦IS伊叙根據地“失守”,那麼外圍投機團體與總部“烏托邦主義者”之間“利益聯姻”的基礎將不複存在。它們即便不是馬上投靠“基地”,也會迅速與失去利用價值的IS撇清關系。而一旦主心骨衰敗,與總部聯系更為鬆散的西方“獨狼”及網絡虛擬戰場也將無所附麗。

如何應對?

  現階段,無論從意識形態還是結構部署的角度看,IS尚不具備借道北非以偷渡形式重創歐陸的意願和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