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跨撒哈拉商路對“一帶一路”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5-04-17 09:08:02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雖然政治、經濟和文化缺一不可,但以史為鑒,古絲綢之路為後人留下的最寶貴遺產不是絲綢或其他商品,而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因此,筆者想從文化視角,通過比較絲綢之路和非洲的跨撒哈拉商路,探討如何在今天的中非合作中推進文化互鑒並使其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絲綢之路我們大都比較熟悉,不必詳述,在此簡要介紹一下跨撒哈拉商路。撒哈拉(Sahara)是阿拉伯語的“沙漠”,它東起紅海,西至大西洋,北達地中海附近,南抵薩赫勒。撒哈拉岩壁上畫的車道表明,古代西非早已與北非有商業往來,後因沙漠化的加快才中斷。在駱駝被廣泛使用後,又出現了聯繫南北的撒哈拉商業網。撒哈拉商路的開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伊斯蘭文化傳播。雖然因各種原因,商路最終衰微。但總的來說,撒哈拉在非洲的歷史長河中發揮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紐帶作用。

  對比絲綢之路和跨撒哈拉商路,兩者均呈現當沿途或兩端有強大的政權出現時,經濟發達、道路暢通、文化昌盛,集中反映在沿途的城市繁榮,如中國的長安和敦煌、非洲的瓦拉塔和廷巴克圖等。但這些城市均以其文化底蘊而著稱於世。因此在審視當今的“一帶一路”發展規劃以及亞非合作問題時,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忽視文化的影響力。

  文化雖然不是生產力,但可以根植於民間,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可不問當地的文化習俗和宗教禁忌。除去絲綢之路上的歐洲部分,亞歐大陸上的“絲綢之路”和非洲的“跨撒哈拉商路”,雖然在內容、命運和作用方面不盡相同,但卻呈現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伊斯蘭文化”居主導地位。作為對古絲綢之路的復興和擴展,現在“一帶一路”上的亞洲部分,除了南亞的印度、緬甸和泰國之外,絕大多數也是穆斯林國家。既然伊斯蘭文化是這兩條商路上的主流文化,那麼我們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以及深化中非合作時,都要面對中國文化如何與伊斯蘭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問題。

  實際上,“一帶一路”上的人類交往從來都不是單向的。每個人都是某種文化的載體,他們既可以學習對方的文化,也可以傳播自己的文化,還可以堅守自己的文化。這是文化相遇時可選擇的三種態度。中國文化偏於保守,筆者喜歡稱之為“長城文化”,但也可以在堅守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格物致知。現在“一帶一路”的立足點就是對外開放,這也需要我們一方面要輸出和傳播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學會拿來。

  今年是萬隆亞非會議召開60周年,亞非合作已進入新的時代。本著萬隆會議倡導的“平等互利”原則以及周恩來總理當年在會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精神,傳播中國的文化,同時取回非洲的文化精髓,這樣的文化交流將為“一帶一路”規劃目標的實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