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準確判斷中國經濟不能忽視農業指標

http://www.CRNTT.com   2015-09-07 07:11:44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近段時間,由於上半年的一些經濟數據下行,以及近期股市波動等因素,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形勢出現了一些不樂觀甚至悲觀的聲音。這些聲音,除了對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基本面缺乏全面深入了解,還有一個明顯缺陷,就是降低或者忽視了農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作用。作為全球農業經濟中的“大塊頭”,中國農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忽視了農業指標來判斷中國經濟形勢,只會是片面的、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瞿長福評論文章表示,中國農業形勢怎麼樣?答案有一個醒目的詞:亮點。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到經濟學者,一個共同的看法是,農業形勢是這幾年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亮點。體現這一亮點的數據很多,除了我們熟知的糧食持續增產,確保了中國人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還有其他主要農產品產量以及投資和消費等諸多數據。比如,在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方面,幾乎全線超過或接近國際水平。中國的蔬菜人均占有量540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水果人均消費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公斤;禽蛋人均消費量是美國和歐盟的近兩倍;而肉類、禽蛋、水產品的整個人均占有量已基本接近美國。

  主要農產品產量和產能的提高,意味著農業投入的增加、科技支撐力的提高和農機等重大生產資料的增長,這又直接促進了其他行業的增長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從而使整個農村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進入到新的階段。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隨著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的穩步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耕地整治、農民有序轉移和小城鎮建設、重大水利工程和農村水電路網建設、重大醫療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障等重要工作不斷加快推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不僅帶來農村環境的巨大改變,也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就業和消費商機。這些年許多企業轉型投入農業,眾多創業者進入農業“藍海”,就是基於農業前景廣闊這一基本研判。

  更要看到,在中國經濟深度轉型發展的進程中,農業轉型發展依然跑在前面。以農村土地經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內容的農村改革,催生了新型經營主體、農業綠色增長、農業互聯網 、農村金融改革等方面的提質增效。農村改革創新的加快,既拓寬了農業投入領域,使過去較為單一的土地投入產出逐漸轉變為全鏈條、寬領域的投入產出格局,同時因為綠色發展的增重又促進了科技投入、信息化投入、種子投入、環境投入比重的增加,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加強大,從而對經濟發展形成更加寬泛、更加強勁的拉力和助力。

  文章指出,當然,農業在GDP中的占比不高,這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不過,作為全世界農業人口最多的國家,農業占比不高,恰恰說明中國經濟一、二、三產業結構更加協調,而農業經濟的全線飄紅本身就是經濟穩定增長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見證。農業的大好局面不僅對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穩步進入新常態會起到保障供給、提振信心的強基固本作用,也會對世界經濟穩定發揮不可或缺的影響力。如果中國農業欠佳,全球農業都將出現恐慌。因此,準確評判中國經濟形勢,必須全面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農業的大好形勢,從而把握大局,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