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庫雜誌社論:日本安保鬆綁與台灣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15-09-28 00:12:34  


 
  從李登輝的上述話語不難發現,他與安倍密談的主要內容大概也不出其外。安倍大約會透露日本的想法和企圖,拉攏小夥伴;而李登輝則向安倍傳遞明年民進黨奪回政權後,新的執政者蔡英文將會更加親日,確立“台灣的主體性”,完成“修憲”等,台灣將會邁向實質獨立等信息。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日本未來的發展趨向和台灣如果出現政黨輪替後的政策走向。安李密談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出現?日本為什麼要極力拉攏李登輝和台獨勢力?要全面、完整地理解這一切,必須從近年來整個亞太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遷的角度來審視。

  自新世紀以來,國際格局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其中最大的變數是美國由冷戰後的一超獨霸,自911後陷入反恐泥澇,國力逐步衰退,導致出現危及全球發展的金融危機;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逐漸崛起,出現“金磚五國”。特別是中國一枝獨秀,以其超強的經濟發展力驚豔全球,自2005年經濟總量超越意大利後,次年又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大國英國,2007年再超過全球製造業大國德國,一年上一個台階。2010年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中國經濟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一倍多;據IMF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以176320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7416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延伸。一個現代化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勢必會延伸到該國的政治號召力上,從而對國際格局的發展變化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並導致國際戰略態勢發生重大轉變。美國的精英們當然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在享受了獨霸世界的好處、絕不願別國分享世界霸主地位心態的影響下,美國近年來由於日益力不從心,在其全球戰略收縮、特別是逐步退出反恐戰爭之後,將其戰略重心移向亞太地區,提出“重返亞洲”、“亞太戰略再平衡”戰略,試圖抑制中國的發展。在美國的縱容和挑唆下,在東海方面,日本對釣魚島爭端的態度日益強硬,推出所謂“國有化”計劃,試圖以法律、行政程序和事實佔領強行剝奪中國的主權;在南海方面,支持菲律賓、越南等國不斷蠶食中國南海島礁,造成既成事實,向中國進行挑釁。但這些舉措在中國面前均未能得逞,反而使中國加強對釣魚島的巡邏和劃出東海防空識別區,並大規模開展南海島礁建設。

  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方略和為之配套的亞投行倡設建議,受到區內外國家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呼應,特別是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大國不顧美國阻擾,紛紛加入亞投行創始國之列,讓美國倍感燒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