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智庫雜誌:美國屢插手台灣選舉 今有新招嗎

http://www.CRNTT.com   2015-10-22 00:07:01  


 
  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的歷史回顧

  以上對於1996年以來五次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的分析表明,儘管這五次插手的直接原因、形式、力度,特別是影響各不相同,但在深層次上顯示了幾個值得重視的結論。

  美國五次插手“台灣選舉”的過程,越來越清楚的顯示了,企圖通過美國插手,保持台海和平穩定,維護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根本利益,是美國插手“台灣選舉”的直接目的。如果說克林頓政府插手1996年3月的“台灣選舉”,直接目的並不清晰,甚至還很混亂,既要“保護”李登輝以“支持台灣的民主”,也試圖保持台海局勢和平,但這兩個目標相互矛盾、抵觸。事實證明,此後十二年的台海緊張局勢,很大程度上與1996年3月克林頓政府“保護”李登輝相關。因為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頭面人物都認為,美國一定會“保護”他們。克林頓政府目的的混亂,反映了當時他們對兩岸關係、中美關係認識的模糊。但以後四次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的目的,越來越明確地聚焦於維護台海和平。事實證明,這一目標符合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根本利益。這一目的的確定,表明美國政府,無論是民主黨政府,還是共和黨政府,對於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對於中美關係,都有了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1996年3月以來的事實表明,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能否有效遏阻台灣島內“台獨”勢力的發展勢頭和影響,是能否在“台灣選舉”中,甚至其後保持台海和平的決定性因素。如前所述,1996年3月克林頓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為李登輝提供“保護”,使其在得以繼續執政的四年中,肆無忌憚地推進“台獨”政策、拋出“兩國論”。此後,陳水扁相繼執政八年,雖然推進“台獨”的心情同樣急切,但實際的氣勢則明顯不及李登輝。這固然與大陸卓有成效的反“台獨”、反分裂鬥爭直接相關,也與小布什政府在“台灣選舉”中對陳水扁“台獨”言行相應的遏阻行動有不可忽視的聯繫。

  美國政府五次插手“台灣選舉”的目的、形式與力度,都與當時的兩岸關係,以及相應的台海局勢密切相關。具體而言,兩岸關係緊張、台海局勢動盪無論民主黨政府還是共和黨政府,保持台海和平的需要就更加迫切,因而相應的行動更為明確,力度更大;如果兩岸關係相對緩和,台海局勢相對穩定,美國政府保持台海和平就相對較少急迫感,關注的重點將在於“預防性”,而不在於“急迫性”,即更為關注可能的台灣地區領導人未來的政策走向,而不是現實的政策表現。2003年3月、2004年3月和2008年3月,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為上述第一種情況,而2012年1月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為第二種情況。原因在於,這兩種情況對於保持台海和平,這一美國根本利益,有著不同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