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外網:中國六百億美元投資非洲是窮大方嗎?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1:16:54  


 
  時移勢易,角色也有所變換。當前的中國,局部出現了資本,一些產業和技術過剩;同時,中國的許多產業和技術在先進性方面又不能向發達國家轉移。
 反觀非洲,幾乎一片空白——製造業幾乎沒有起步,大量可耕地或者牧地處於撂荒狀態,同時,大量年輕人口處於無所事事狀態,容易被各種極端勢力蠱惑。所以,中國向非洲進行投資,搞資本和產業轉移,同樣也是雙贏。

  馬克思說,“人是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啥意思?很簡單,人想正常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互相合作,商人之間互相作為手段利用,互相實現賺錢的目的。不跟任何人合作,就只有去暴力掠奪,好像老虎一樣一只只都是獨來獨往,餓了去捕獵。人類社會的發展,正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拋棄了叢林法則。

  既然是要投資搞產業,那麼就需要一些基本的東西。蓋個住宅樓還得平整土地、鋪設管網、搞好道路和配套等等,如果要興建長遠產業,就更是如此。

  在非洲的現實就是如此——即使中國的技術再先進、工人再勤勞高效,如果這地兒沒水沒電沒路的地方,你能造出來什麼呢?怎麼把東西運到所需要的地方去呢?當地勞工昨天還在拿弓箭的手,今天陡然之間,也不可能熟練操縱哪怕很簡單的機器。同樣,如果不幫助非洲提高公共衛生水平,今天鬧瘧疾,明天埃博拉,正常生產經營恐怕也很難保證。

  因此,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實現社會發展進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投資順利安全。當然,我們也該想到非洲朋友們可能教育文化水平整體上不如我們,但是不能否認人家的精英群體一點都不傻啊,如果中國真的如西方所言是一味掠奪和殖民,能行嗎?群眾的眼睛都是亮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這次的計劃,更多的正是要幫助非洲“漁”。

  小平同志解釋為什麼要搞改革開放時候曾說,現在的世界不是革命和戰爭的時代了,而是和平和發展的年代。因此,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和合作,必然也不會好像當年支持蓬勃發展的非洲獨立運動高潮期那種做法。

  搞和平建設的投資和援助方面,我們也許還不是高手而是新手,但是畢竟我們一方面有發達國家的做法可以借鑒,同樣也有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做參考。因此,中非此次合作,項目按照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相關做法,參考發達國家的類似做法等,完全是靠譜的,可以不做冤大頭白扔錢。

  警醒

  不過,話雖如此,必須警醒的地方依然存在。這種問題大約分布在兩個方面:我們自身的缺欠和非洲當地不完善社會機制。

  首先就是,我們設定項目時,風險環境評估機制不完善。很多時候,項目參與者沒有一個認真的戰略計劃,而是憑著一時的衝動,對當地環境完全不了解。島叔曾在飛往非洲某個聯合國任務區的航班上遇見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大叔,第一次出國,還一句英語不會,結果在當地遇到一系列的麻煩。

  巧合的是,回國在另一個國家轉機時,島叔又遇見了這位老先生,他完全不知道對於當地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卻攜帶了一大行李箱的礦砂樣本……這幸虧還是在有聯合國鎮場子的國家,安全形勢相對不太差。

  當年,一些同胞在利比亞吃虧,很多時候也是類似的原因。由此可見,在非洲投資搞項目前,先“廟算”一下,熟悉當地情況,實在是太重要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