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總理精彩闡釋確立了中國製造業發展基調

http://www.CRNTT.com   2016-02-04 08:01:36  


李總理講話主要發出了五種信號,即警示、開放、市場、科技、模式等五種信號,奠定了“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基調。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1月2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會上,總理對如何推進“中國製造2025”進行了精彩闡釋。

  中國網刊登財經評論人莫開偉文章表示,認真領會李總理對“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闡釋,感受到李總理講話主要發出了五種信號,即警示、開放、市場、科技、模式等五種信號,奠定了“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基調。

  文章分析,發出的警示信號,讓中國製造業從現在起應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今年達沃斯論壇,主題是“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這為世界經濟在普遍低迷情況下,找准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中國製造業尤其中高端製造業有了較快發展,但離“第四次工業革命”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因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單純是一種產品製造,其內容已經擴大為“物理信息融合”,簡單說就是“互聯網+”,內容包括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等等,由此掀起新一波汹湧澎湃創新浪潮。

  顯然,達沃斯論壇的觀點,值得中國各級政府部門與企業廣泛而深入的思考,要主動尋找自身差距與不足,加倍奮發努力,樹立時不我待緊迫意識,抓住發展機遇,才能縮小與第四次工業革命要求的差距,不致使中國製造業及圍繞製造業運轉的相關服務業再次淪落為世界最低水平。

  發出的開放信號,讓中國製造業消除固步自封、因循守舊落後觀念,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時代淘汰。一方面,要樹立開放理念,讓中國製造業向世界製造業發達國家學習先進技術,采勸引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借鑒國外成熟生產經驗。

  同時,要通過“互聯網+”技術在更大範圍內向世界一切製造業發達國家學習,堅決消除靠自己企業或單獨關起門來搞研究的舊有思維,通過互聯網功能,順利實現生產成本降低和與整個市場需求對接,減少生產浪費和損失。

  同時,為更好實現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政府要予以引導扶持,國家要創建一個製造業發展平台,吸引國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加入進來,實現各方緊密結合,形成優勢互補研發優勢;政府還可給予資金等方面優惠政策,鼓勵製造業創新活動。

  此外,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韓國等國緊密合作,相互學習、優勢互補;並制定嚴格生產標準,使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對接,推動中國製造業“責重生”。

  發出的市場信號,讓中國製造業徹底告別過去只管生產不顧消費者需求的生產模式,實現生產方式、生產品種最大人性化目標。現在製造業一個最大變化在於緊緊圍繞消費者需求作文章,即所謂的“C2B”,由消費者提出要求,製造者據此設計消費品和裝備品。這其實就是一場製造業領域的深刻革命;一個企業只有通過互聯網,才能隨時掌握消費潮流和趨勢,實現與市場有機結合。

  而且,社會對製造業還有一項特別要求,製造商要適應消費者個性需求,實現裝備的極端柔性化,才能生產出更多適合不同消費需求層次的產品,最終實現以滿足市場最大和諧化和消費者最大化人性化為的生產目標。

  發出的科技信號,巧用“互聯網+”為中國製造業插上騰飛翅膀,中國製造業才能勇立世界科技發展潮頭。中國現有製造業主要基於傳統製造業基礎之上,如果不在製造業中大力推廣和普及使用互聯網技術,就難以適應製造業最新科技發展需要,因為互聯網具有與市場對接及交流信息技術難題雙重功能。

  因此,在工業領域引入互聯網技術,能推動製造業製造模式、經營模式和研發模式的全面變革,製造業才能融入最新科技成本,展現最大生命力。顯然,中國製造應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通過互聯網引進先進科技技術,在製造業領域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內容的科技研發,才能促進製造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才能跟上世界製造業發展形勢,迎頭趕上發達國家製造業水平,為中國製造業插上騰飛翅膀。

  發出的模式信號,讓中國製造業堅持以市場主導、企業引導原則,才能找准發展切入點和立足點,最終走上興旺發達之路。李總理指出,“中國製造業2025”與“互聯網+”融合必須走市場主導、企業引導模式,這既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之舉,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充分發揮企業生產經營主動性和靈活性之舉。因為只有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才會使製造企業追著市場跑,製造業才能找准發展方向,並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發現自身生產不足與問題,及時調整製造業決策,增強創新動力,使生產行為符合市場要求,實現生產與消費平衡,減少社會資源浪費和損失。否則,企業依然迷戀舊有“供銷模式”,就會使生產與消費脫節,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產生不滿,會把廣大消費者消費能力推向國外,不僅對中國經濟形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會使中國製造技術永遠仰人鼻息,無法自力更生,更無法走向製造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