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專論:印度外交政策對區域經濟合作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6-03-08 00:24:21  


 
  不結盟運動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過程中,為了尋求發展空間而提出的一種外交策略。近些年來印度為了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逐步地修改了自己的不結盟政策,試圖與世界其他國家組建國外交同盟,共同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說明印度已經意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拓展更大的外交空間,悄然修改甚至放棄傳統的不結盟政策。不過,正如我們所分析的那樣,印度要想發展本國經濟,建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必須改變相對保守封閉的經濟政策,敞開大門,讓更多國家和印度保持密切經貿往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建立自由貿易區做好鋪墊,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印度在南亞次大陸建立分工明確的自由貿易區創造良好的條件。

  現在印度對中國保持戒心,對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缺乏應有興趣,對於中國與南亞其他國家比如斯裡蘭卡、孟加拉國、馬爾代夫、尼泊爾發展經貿關係持謹慎態度,害怕中國強化在南亞地區的商業存在。正是這種高度的戒備和防範心理,使得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難以開展更加密切的經濟合作。不論是中國總理訪問印度還是印度總理訪問中國,都希望加強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但是迄今為止,中國與印度關於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始終無法提上議事日程。說到底,印度的不結盟外交政策,已經成為印度的一張名片,成為印度的臉面。印度不願意同中國攜手發展經濟,並且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區。當印度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中國的時候,印度新聞媒體歡呼聲一片,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印度國內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複雜情緒,反映出中印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現在印度總理雄心勃勃,企望在自己的任期內,改變印度的經濟結構,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印度經濟增長率之所以超越中國,除了經濟基數之外,統計口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到現在為止,印度仍然缺乏全國性的長遠經濟發展規劃,印度總理提出的各項發展指標,能否在自己的任期內初步實現,人們還需拭目以待。

  筆者之所以關注不結盟運動對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是因為絕大多數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部分發展中國家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強調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把政治和經濟區分開來,試圖通過加強經濟方面的正常往來,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如果不考慮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環境,不考慮一個國家的政治外交政策,那麼,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處處碰壁。中國在非洲和印度的遭遇,從一個側面說明,如果只關心經濟方面的合作,而沒有仔細研究合作夥伴國的政治外交政策,那麼,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非常大的麻煩。

  討論印度的不結盟政策,不是批評印度過去所倡導的一系列外交主張,而是希望投資者充分意識到,印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方面的制約。不結盟外交政策可能是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印度來說,如何處理政治經濟外交之間的關係,如何在堅持不結盟外交政策的基礎之上,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是擺在印度領導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