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學者熱議:民間交流是兩岸融合發展重要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7-11-21 00:08:56  


天津市台灣研究會秘書長邵寶明。(中評社 張心怡攝)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郭振家在發言中表示,實現兩岸的完全統一,必須要有開闊的視野和披荊斬棘的決心,堅決反對“台獨”需要有新的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和方式創新。要牢牢把握“反獨促統”的主動性;全面遏制“台獨”分裂國家行徑;重視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鬥爭;注重對“台獨”勢力瓦解;整合台灣“統派”力量。

  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劉燈鐘在發言中指出,如何有效增進台青的工作,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有巨大而直接的影響,不僅可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還可強化台青的“中國認同”。

  對於台青登陸創業需完善之處,劉燈鐘建議,第一,大陸要調整補助思維;第二,台青要善用大陸獎勵措施和融入當地生態;第三,台青應培養自己的創業團隊;第四,兩岸青年各有所長,可以優勢互補合作創業。

  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馬祥祐從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想法與態度入手進行分析,他提到,創造兩岸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正向認同極為重要,應持續擴大年輕人的往來交流,讓兩岸年輕人都能更加了解彼此,為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奠下厚實的發展基礎。

  馬祥祐認為,如何讓台灣年輕人體認到兩岸協同發展是年輕人未來發展的最好路徑,應是兩岸關係未來正向發展的重要關鍵。唯有持續的交流、積極創造趨近減少背離,建構兩岸年輕人彼此之間的認同,兩岸關係才會朝著正向循壞買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