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當前政治困境與身份迷思

http://www.CRNTT.com   2017-12-19 00:07:04  


 
  《聯合報》分析,20年多年來,台灣民眾的身分與“國家認同”已發生了顛覆性的嬗變,其間領導人的言行是否發生了指導性作用,是一個披著神秘薄紗的命題。李登輝罩著統一的外衣不斷對外試探,陳水扁直接用“一中一台”衝撞,馬英九則以“九二共識”與大陸共處;蔡英文的下一步棋,將牽動兩千三百萬人的共同命運。

  報道稱,李登輝無疑是個要角,認同的飄移與波瀾由他開始,他曾制定“國家統一綱領”,卻又低吟“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去中國化”教育是陳水扁最重大的認同工程,他依據“同心圓史觀”研定的高中歷史“九五課綱”可以說是對認同的劇烈衝撞。

  當年“九五課綱”主導者、現仍是“中研院”院士的杜正勝稱,認同並不是“總統”一人說了就算,他反問馬英九上台後不是極力表現要統一的趨向嗎?為什麼主張“獨立”的人卻更多了?馬英九任內台灣人的認同走向確與馬的政策意志完全背離,正是一個典型的悖論。

  不過有趣的是,同時刊登於報的另一份民意調查“為宣佈台獨願付出的代價”中又顯示16%的受訪者能夠接受來自大陸的經濟封鎖,20%願意接受徵召上前線,22%認為失去多數“邦交國”也無所謂,另有43%的人認為來台觀光陸客大幅減少也可接受,同時亦有23%的受訪者認為以上變化皆屬不可接受的範疇。所以,46%的受訪者希望永遠維持現狀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民眾如今身份認同問題之嚴重程度由此也可見一斑。

  糾葛難分的台灣意識與台獨意識

  “台灣意識”,即所謂“本土意識”,與近代中國各地先後湧現的“湘軍精神”、“淮軍文化”、“桂系集團”等地域意識相若,最初並未被賦予什麼濃厚的政治意味,更多時候只是一種區域性社會凝聚力的具體表徵。在1894年台灣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從1895年5月的乙未戰爭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間的武裝抗日運動時期,及其後至1945年的政治抗日運動時期,“台灣意識”在引導台民抗拒日化統治的同時也一直充當著台民的精神支柱,這也是日本在50年日據時期內最終未能將台灣全盤日化的根本因素。

  而“台獨意識”作為一種旨在追求台灣“獨立”的思想體系,早在1949年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後即已出現,但在兩蔣時期,“台獨意識”一直被法律認定為“分裂國家”的違法行為而難以壯大。不過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全球民主化浪潮興起,“台獨意識”借著“江南案”與台灣民主化運動有效結合,從而成功迫使國民黨政府作出妥協並次第開放黨禁、報禁,解除戒嚴體制。雖然台灣社會政治得以轉型並為民主憲制打下基礎,但也讓被禁錮了數十年之久的“台獨意識”借此登堂入室,再難壓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