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非洲朝鮮”有望時來運轉?

http://www.CRNTT.com   2018-06-18 00:07:36  


 
  厄立特里亞人口僅僅幾百萬,而埃塞人口愈億,顯然梅萊斯對這場戰爭胸有成竹,不料伊薩亞斯在厄全民皆兵、拼死抵抗,反令埃塞軍隊沒有佔到優勢。最令埃塞感到恥辱的是,巴德梅鎮位於厄控制區內,該地是梅萊斯的家鄉。1998年,經過幾年休整的埃塞軍隊強攻巴德梅,並轟炸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的國際機場。這場鏖戰歷時兩年,雙方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人員和經濟損失。2000年,埃塞軍隊終於牢固控制巴德梅,隨即宣佈接受國際社會斡旋。於是就有了埃厄兩國元首在阿爾及爾的會晤,並簽署了協定,根據該協定,荷蘭海牙將成立中立的“邊界委員會”對埃厄邊界劃分進行裁決。

  不料2002年,邊界委員會裁決的結果,卻是巴德梅應歸屬厄管轄,這令方才“慘勝”的埃塞政府惱羞成怒,宣佈拒絕裁決結果,實際上等於單方面推翻了《阿爾及爾和平協定》的精神。

  恰好在此時,美國的全球反恐戰打響,埃塞的梅萊斯政府對此積極響應,很快成為了美國在非洲之角地區的盟友。埃塞軍隊開赴索馬里,推翻了恐怖組織“伊斯蘭法院聯盟”在該國的統治,扶持長期流亡海外的索馬里合法政府建政。埃塞軍隊隨即邀請美國大兵重返索馬里幫助索政府,這令飽嚐“黑鷹墜落”痛苦的美國喜出望外。埃塞俄比亞幫助美國報仇雪恨,美國自然要對埃塞感恩有加,於是向埃塞提供了大量援助,令埃塞從長期戰亂和飢荒的陰霾中走出,開始了經濟高速發展之路。
 
  與此同時,梅萊斯政府不忘在西方各國面前說厄立特里亞的不是,在埃塞的遊說下,西方一度將厄立特里亞列入“支恐國家”名單並予以制裁,直到2017年才因證據不足解除制裁。各種關於厄立特里亞恐怖、封閉、饑饉、暴政的傳聞在西方輿論中盛行,“非洲朝鮮”這個“並非褒義”的名號成為了厄立特里亞的專利。

  而埃塞俄比亞在與美國結盟十多年來發生了巨變。首先,強人領袖梅萊斯在2012年時突然染病去世,後來的領導人不再有他那樣的強勢,埃塞的“強人政治”終結。第二,埃塞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後對政治方面的訴求增多,街頭政治、地區意識不斷擡頭,對埃塞穩定構成了挑戰。第三,埃塞國力的崛起,使埃塞政府越發意識到周邊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索馬里的恐怖勢力還在興風作浪,嚴重威脅著地區安全,因此埃塞需要將其與索馬里邊界作為防禦重點,其與厄立特里亞的邊界問題就需要和平解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