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覺醒的“新青年”群體正在台灣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8-07-28 00:28:18  


從部分台灣青年的思想和行動看,一個覺醒了的“新青年”群體正在出現。
  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員畢曉妍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台灣新青年的新視野與新前程》。作者認為:“從‘太陽花學運’到‘新五四運動’,台灣青年經歷了頗多波折和思想洗禮,也做了一些或深或淺的反思,以至於各方面的民調都反映出,他們的認知和想法有了一定改變。更重要的是,從部分台灣青年的思想和行動看,一個覺醒了的‘新青年’群體正在出現。在筆者看來,他們具有不同於其他青年群體的新視野和新前程,因為他們正在把握方向、未來和希望。”文章內容如下:

  一、台灣新青年登上歷史舞台

  (一)台灣新青年概念

  台灣新青年指的是什麼?眾所周知,中國現代史上曾出現過一個新青年群體,不久即成為中國反帝愛國運動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堅力量和引路人。儘管目前還不能拿當下的台灣新青年與當時的新青年相比,但從覺醒、探索、奮進這些特徵來看,還是有相近之處的。筆者用這個概念,指的是面對新時代的大陸及兩岸關係,有新感受、新認知、新理念的台灣青年群體。因為這標誌著他們把握著方向、未來和希望。大陸最新態勢是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很多東西都是新的,能及時對這些新發展變化做出反應、回應的人也一定是新的。新就新在思想解放和覺醒,不再拘泥於以往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框架,展現出新取向、新探索和新方式。那麼,台灣新青年是哪些人呢?筆者認為,總的說來,他們雖略有年齡局限(可以是18-29歲,但也可以放寬到39歲),但卻沒有階層、專業、統獨等界限,唯一的前提條件或判定標準在於是否與新時代的大陸有直接互動關係。

  新青年概念對兩岸關係很重要,我們不是要對台灣青年進行分類,而是要讓台灣青年有方向、有榜樣、有選擇。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普通台灣青年絕不是少數,海峽兩岸留下了他們往來穿梭的身影,祖國東西南北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陸發展成就中含有他們的業績和貢獻。還有一種不平凡的台灣青年,如“新黨三傑”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等堅定的統一鬥士。致力於統一的青年雖不是成千上萬,但也絕非屈指可數,僅原台灣青年聯合黨、現中華青年聯合黨的發起者就有40人,他們把實現祖國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進了該黨決議①。然而,也不能無視這樣一個客觀事實,即大多數台灣青年深懷一種主體意識,它“表現為對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同以及維護台灣本土利益的強烈願望 ”②,而這種主體意識在台灣青年身上“表現出主動性的同時又凸顯保守封閉的特徵 ”③。這幾乎是沒有爭議的,但卻不是牢不可破、一成不變的,事實上現在已經露出了認知變化和思想變動的冰山一角,這就是以台大“拔管事件”所引發的“新五四運動”為標誌的重要風向變化。<nextpage>
  (二)“新五四運動”辯證觀

  從思想上看,“新五四運動”並不深刻,影響尚不能稱為深遠,但它仍含有啟蒙意味並給人一定聯想卻是顯而易見的。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產生了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而“五四運動”的精神實質是反帝愛國和反封建爭民主。這是由歷史背景和時代需要決定的,因此才產生了偉大思想影響和推動了歷史車輪。在今天的台灣,“新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運動中的青年人想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無疑,“新五四運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很單一和淺薄,沾上“五四運動”的邊乃是因為“拔管事件”在時間上接近“五四”,在性質上與教育、青年、自由、民主有直接關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面對一個專橫跋扈的教育當局,台大師生的抗議行動是那麼溫和,完美詮釋著什麼是溫良恭儉讓,而選擇週六在校園裡抗議,採取略比靜坐響亮一些的集會方式,根本沒有抗爭的效果,充其量表明態度罷了。師生們抗議的對象是教育當局,一不去“衙門”前靜坐,二不發動罷課,三不遊行示威,只能是象徵性的。引人思忖的是,何以“太陽花學運”就毫無溫良恭儉讓?是不是與槍口對外的理直氣壯有關?“卡管”和“拔管”暴行撕破了獨裁當局政治偽善的假面具。毀掉的不僅是高校自主,還有民主思想的堡壘。逼走的不是一個管中閔,而是成百個學術精英。“五四運動”從反帝愛國、反封建爭民主運動延伸並轉變為新文化運動和思想啟蒙,其思想推動作用遠大於樸素的愛國主義和民主運動,才孕育了新青年、少年共產黨、共青團等等。而今台大的精英們可能要尋求的不僅是學術出路,還有思想道路。真正的“新五四運動”應該會培育出許許多多有新思想的台灣新青年。

  筆者認為,客觀地看,“新五四運動”這個標籤包含了一個中國的理念,因為它是發生在中國台灣地區的政治抗爭事件,採用的同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運動的名稱。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待深入挖掘的。然而,筆者不能不指出,“新五四運動”只談民主,不提民族,把焦點落在大學自治上,在策略上是明智的,但從思想內涵上看,採用“五四運動”美名的合理性是可以質疑的,因為前者只在爭民主上與後者聯結,但台大面對的問題的關鍵和要害是校長的統獨立場,這也是台灣社會的最大矛盾,教育專制與大學自治或教育民主的衝突只是這一矛盾和台大抗爭的表現形式。眾所周知,當局從“卡管”到“拔管”,立場之所以那麼堅持、堅決、強硬,根本原因就是管中閔的藍色政治背景,就是當局“台獨”和“反中”意識形態作怪、發酵和膨脹。“新五四運動”只講拔管事件的結果,不挖“拔管”事件的根子,不是一葉障目的問題,而是自身意識有問題,只願就事論事,不敢直面大是大非的表現。

  這裡的一個關鍵要素是知識分子、知識青年獨立的人格,而它是獨立思考的基礎。台灣學者石之瑜指出,“獨立人格是群體的命脈。沒有文化信仰,就沒有獨立人格。獨立人格更來自於文化傳承,慎終追遠,進而義盡仁至 。”④這真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台灣知識分子和知識青年的獨立人格不是沒有樹立,就是被本土主義意識形態改造而變異了的文化和教育銷蝕殆盡了。有論者認為,由於青年人的認知變化、爭取獨立人格、尋求自我與社會關係等因素,促成了青年更強的政治意識和批判能力,使得青年敢去批判長輩、社會和政治。⑤這一論斷放在一般青年身上是對的,但放在台灣青年身上就不完全對甚至錯了,人們從歷次學運中看到的,都是中、老年教導、引導和指導下的青年運動,情況與西方青年運動差異很大,台灣全體青年不但沒有整體上的獨立人格,其分裂的群體也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而是在思想和精神上被身後的大手牽著連線的前台木偶,而西方青年運動一般只有作為源頭的思想導師或精神領袖,身後沒有直接操縱者。<nextpage>
  (三)寄望於台灣新青年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看,覺醒了的台灣青年將成為台灣新青年,同時也就成為中華新青年的一部分。在筆者看來,中華新青年的一個最引人注目、令人驚訝的突出展現,就是中國航天隊伍中的年輕成員,他們大多是70後和80後,擁有高智商、高學歷和高技能,富有一線實戰經驗,代表中國科技和民族復興的未來。人們還注意到,2018年5月中旬,中國國家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的貿易代表團與美國經貿官員進行第二輪中美貿易談判,雙方陣容都很強,但中方人員平均年齡是49歲,美方人員平均年齡是63歲,這一年齡結構差給人的資訊是,中方更加富有朝氣、更有發展潛力、前景更遠大。

  台灣青年成為中華新青年的趨勢萌芽已現,並將越來越強勁。但是,也必須清楚地指出,台灣青年如不變成新青年,將來會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掉隊,其實在一定意義上,其中的很多人已經或正在淪為“廢青”,如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出現的“垮掉的一代”一樣,成為中國崛起的代價之一,但絕不可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⑥相信台灣青年整體上不會走上那樣一條窄路甚至死路,一定會選擇一條康莊大道。

  這裡不能忘記和忽略海外台灣青年群體。筆者首先想到的是盧麗安,她的故事最有說服力,但因她早已拿到大陸戶口,也因而被台灣戶政部門取消了台灣戶籍,這裡就不把她當作典型了。其他還有很多從海外轉來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其中不少人是科技精英或業界才俊,他們具有認知空間上的優勢,不會有自我框限的問題,但在時間向度上,依然沒有跳脫歷史藩籬。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海外台灣青年學成回台後,常常藉助海外留學背景,積極投入社會運動,擔任意見領袖,成為西方傳聲筒,宣傳西方價值觀,從而更深地陷入殖民地迷思、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和對大陸崛起的恐懼。然而,他們轉變的可能性也更大,因為他們有國際觀,思想比較開放,較容易做比較,較不會受束縛。可以期待的群體還有軍中青年、警界青年、年輕公務員等,相信他們的認知變化和思想轉變是必然趨勢,不是當局可以阻止的。

  二、台灣新青年須具有新視野

  (一)縱貫今昔的歷史視野

  要有新視野就要有更大的時空觀念。在時間向度上,首先,很重要也很明顯的一點是,台灣新青年是跨越時代的一代,即祖國統一前他們是青年,祖國統一後他們是中年,但作為新台灣(統一後的台灣自然不同於統一前的台灣,完全可以稱作新台灣)有大陸經驗甚至在大陸經歷“預統一”的精英,無疑將是堪當大任的社會棟樑。<nextpage>
  其次,不該過於側重歷史過往,而應注重當下,矚目未來。台灣青年深受台灣20多年來的本土化文化教育的影響,思維和眼光比較陳舊,太拘泥於過往,不重視甚至不在乎對當下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想像。其結果是,部分青年因沉溺於過去而對今天該怎樣度過有些茫然;部分青年因不懂歷史運動規律和忽視對未來的積極展望而滿足於今天的“小確幸”生活狀態;部分青年因深陷殖民地迷思而對外國勢力抱有牢不可破的崇拜與空中樓閣般的幻想。

  再者,要整體上樹立全新的中國歷史發展觀,包括扭轉台灣青年的殖民地迷思。台灣青年還不適應中國大陸通過崛起而逐漸回歸中華民族主體的歷史常態這樣一個巨大現實變化。誠如台灣學者朱雲漢所言,在今天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下,中國崛起回歸歷史常態,塑造世界經濟資源更公平的配置。⑦台灣青年如不拋棄虛幻的優越感,錯失良機,將會輸得一乾二淨。他們應通過學習、體驗和認知過程,建立起基於客觀事實的正確的中國歷史發展觀。他們也應注意西方尤其是美國頑固堅守“遺產政策”,堅持陳舊觀念和思維方式,尤其在後冷戰時代對外政策上一成不變,對一些國家的社會變革視而不見,而對本國需要改革的問題置若罔聞。⑧實際上,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相對衰落不是大問題,真正值得台灣青年關注和思考的是西方尤其是美國表現出的思想守舊、抗拒進步和傲慢心態。他們還應逐漸認清西方民主的偽善、西方踐踏本國和別國人權的事實、西方強國侵略殖民的歷史,增強對西方的全面認識和批判能力。只有充分瞭解事實真相,進行客觀對比,並做獨立思考,他們才能真正瞭解和理解真實的中國,才能選擇參與大陸的現代化建設,並在其中增加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得到個人的發展、實現人生價值、助力祖國統一、奉獻民族復興。

  (二)跨越中外的國際視野 

  1.不應自我限縮空間

  在空間向度上,台灣青年普遍因島民心理而自我框限了認知空間,不關心外部事物、不關心國際局勢、不積極面對大陸,都是這種框限的表現。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病態本土主義運動 ”⑨土壤中結出的惡果——“在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空間和民粹邏輯盛行的台灣社會中和台灣青年的潛意識中,台灣是一個國家,中國是另一個國家,而且兩者不是友好的關係。”⑩其實,客觀上台灣青年有很大的空間,但沒有思想解放,就看不到空間,就不存在新空間,故有一個思維方式和視野大小的問題。對青年人而言,理想、幻想、夢想都不是荒謬的,沒有大膽想像,怎能邁開腳步?沒有對未來的憧憬,何來幹事業的衝動和行動?然而,不管怎樣想像未來的途徑,都需要一個比較開闊和清楚的視野,才能看得遼闊、看得遙遠,甚至能看到朦朧的地平線。這是推動青年前進的動力,否則他們就會彷徨不決、搖擺不定,甚至萎縮後退。

  大陸巨大經濟體的磁吸效應已是不爭的事實。高速發展的大陸猶如一個巨大漩渦,會把所有投身於它的人吸住,因為它的引力和魅力太大了。但這只是抽象的議論。讓我們看看實際情況:大陸出台的惠台31項措施為什麼廣受歡迎?因為讓台灣同胞從中看到了空間、機會、資源、福祉、前途。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惠台31條是曙光在前,福澤青年。台灣因此掀起了到大陸求學熱潮。一則相關的新聞最能反映這一判斷:廣州中山大學招生,台灣高中生排隊等候面試,網友稱這是台灣孩子們在用腳投票。該網友是其中一名台灣考生的母親,她說報考廈門大學和南京大學的台灣考生有數百人,她認為孩子“沒有一個可以做夢的環境,而大陸可以,所以社會才會進步、更精彩。”⑪實際上,持有這種見解的家長和學生不是少數,已有近半數的人願意到大陸發展,而長期發展的基礎是到就地接受高等教育,以便學習專業、開闊視野、積纍人脈、參與競爭。<nextpage>
  這引起了蔡英文當局的強烈負面反應,出台了很僵硬的限制措施,理由是感到不安全,更深層的擔憂是人才流失光、台灣被抽空。這當然是當下兩岸冷對抗的形勢所致,但也與蔡英文當局遇事不反思自我,只在別人身上找原因相關。對此,筆者認為:第一,大陸出台這些惠台舉措是基於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針,回應台灣同胞實際需要和多年來的呼聲,只要是對台灣民眾有利的,我們就會做並且做好,絕無要害台灣的用意;第二,大陸的這些方針和舉措表明的是自信、開放、包容,是擔當民族大義的表現,是積極進取、不斷進步的體現,也是治理能力增強的展現;第三,大陸的人才政策歷來是來去自由,絕不會阻擋台灣人才回台發展,我們對留學人員、海歸人才的政策就是有力的證明;第四,台灣當局不對大陸人才開放,才會產生對台灣人才虧空的憂慮,出路顯然是台方增加自信,引進大陸人才,形成兩岸青年和人才的雙向流動、易地發展、就地融合,而不是猜疑並阻擋台灣人才西進。

  2.友好廣袤的發展空間

  具象地看,這個新空間台灣沒有,只存在於海峽對岸的大陸。不承認這個新空間,便不會有新視野。大陸之大,所到之處,都是空間,沒有局限。平潭是近而便利的空間,福建是近而更大的空間。其他地方也都是有特定意義的空間,總合起來是超大的空間。不過,還有很多更大的新空間:

  ⑴粵港澳大灣區是更新、更大的空間,那裡將有“一國兩制”的新展現,台灣青年可以獲得先期體驗。還有杭州灣大灣區、雄安新區等,都將為台灣青年提供發展空間,因而可以為海西建設、閩台一體化提供參考和參照。

  ⑵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將建成自由島,這是台灣青年新視野中的一條新地平線,其發展模式和發展空間可以想見,對作為中國第一大島的台灣有很大參考意義和示範作用。將來兩岸不管以什麼方式實現了統一,台灣都還是一個島,都要有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個性和特色,自由島無疑是最佳選擇。

  ⑶從大陸延伸出去,則有“一帶一路”建設,它是更遙遠的地平線,可謂空間無限。台灣青年搭上這艘大船,可以通過南北兩條大道走遍整個亞歐大陸。

  ⑷虛擬的、新型的空間形態如互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無疑是難以想像的新空間。正如大陸學者蘇頌興所言,網絡的普及已然讓兩岸青年交流進入了虛擬社會……如今在兩岸青年現實交流和虛擬交流共存中,虛擬交流因其直接、便捷、高效和便宜等諸多優勢得以飛速發展,呈現出了兩岸青年交流的新趨勢。⑫筆者相信,任何聰明的青年人都不會自外於有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的虛擬空間的,而在虛擬空間裡,藉助同一種文化和語言的優勢、便利和力量,兩岸青年都可以釋放能量,展翅放飛,自由翱翔。<nextpage>
  3.兩岸“預統一”新空間

  2008-2015年期間,兩岸青年是可以整體上跨越海峽融合發展的,既在大陸融合發展,也在台灣融合發展,是雙向融合發展。但2016年5月以後不行了,只能在大陸融合發展,不能在台灣融合發展了。儘管如此,在習近平祖國統一思想指導下,大陸繼續對台幹、台生、台青,採取便利創業、就業、執業舉措;對有需要的台青提供融資扶助、法律協助、失業救助;對台青開放高校、醫院、科研單位任職;為方便廣大大陸台胞常住和旅行,又開放了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為他們辦理卡式台胞證等;還將出台更多凖居民待遇措施。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台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由於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日益進步,對台灣青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他們也越來越樂於融入大陸社會。大陸惠台31條舉措的出台,更強化了這一大趨勢。在兩岸民間以大陸為主場的大交流、大發展、大合作新格局下,參與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的台灣民眾越來越多,台灣各類青年群體前來大陸發展的意願持續高漲,大陸對台灣民眾的利益保障與生活便利化措施日益完善。認同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筆者不太擔心台灣青年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問題,因為兩岸融合發展持續開展,融入生活,長此以往,就會改變價值觀和基本認同。筆者相信,大陸的進步和包容,使兩岸融合發展成為可能,大陸治理的改進有利於兩岸同胞結成命運共同體,越來越多台灣青年來大陸,逐漸融入大陸社會,將形成兩岸和合、同胞親和、心靈契合的大好局面。台灣青年在大陸的新試驗、新體驗、新經驗將打破兩岸制度困擾、越過意識形態障礙、破除兩岸分治界線,接受了大陸的治理方式,就接受了中國模式,也就提前進入了統一狀態,是實現事實上的和一定程度的“預統一”。⑬這個道理有些像上世紀30年代抗戰時期以及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期間奔赴延安的青年們的選擇、經歷和轉變,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台灣新青年有遠大新前程

  (一)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

  1.明確什麼是個人命運

  兩岸青年是命運共同體,它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兩岸青年而言,即使是分別在兩岸生活,沒有交流交往,也是命運共同體,因為生為中國人,彼此就連接在一起了,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儘管個人認知和感受對此並不是很清楚。我們不宣揚宿命,但不能不直面命運。所謂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首先得弄清自己命運的要素、形態和載體是什麼等問題。<nextpage>
  如果說對還在台灣島內享受“小確幸”的青年而言,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提法、一個願景的話,那麼對前來大陸長期奮鬥的台灣青年而言,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們與大陸青年真真切切地擁有共同家園、共同前途、共同命運,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選擇了大陸就有了新家園、開創了新事業、開闢了新生涯,也就是選擇了未來、規劃了前途、構築了命運。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是具有新視野、奔向新前程的台灣新青年,他們是心理和思想上已接受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有抱負、有膽識、有闖勁的新群體。

  2.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

  新時代、新環境、新條件決定了個人的新發展觀。在筆者看來,個人的新發展觀應該是:自我提升依賴大環境;個人的發展既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和實現,也是對群體、集體、整體的貢獻。你貢獻什麼,也就共享什麼。古訓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面有個人自我認識、家庭意識、國族認同、世界眼光。參與大陸建設和發展,就是參與民族復興進程,也是參與和平統一進程。參與了就沒有缺席,家國成就和未來就有自己的一份,個人的人生價值就因此而更多地得以實現。統一的中國、復興的中國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幹和世界的福地,個人的參與就是一個人天下情懷的可貴體現和實踐。

  (二)兩岸青年一家親

  兩岸同胞一家親這個概念等同於中華民族認同,但又超越簡單的民族認同。這不是一個主觀臆斷,而是一個客觀事實,這就是在兩岸關係現狀下兩岸青年在大陸的融合發展。這種融合發展不是個體簡單地在一起,而是群體的“五位一體”的共存共進——共存、共歷、共識、共濟、共享。共存就是在同一確切的而非抽象、模糊的空間裡生活;共歷是同一時間,一起成長、見證歷史、創造歷史、走向成熟;共識是獲得同一個認知、結論;共濟就是互通有無、相互幫助和相互關愛;共享是大家一起分享工作成果、建設成就和共同的榮譽。

  (三)兩岸青年心靈契合

  1.“三個共造”的意義<nextpage>
  已故海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開創了“共同締造說”,即統一是兩岸共同締造一個“新中國”。同樣,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也可以締造屬於“新中國”的新結晶。一般說來,青年最有創造性、創新性,因此也就最能產生心靈契合。在筆者看來,兩岸青年心靈契合不是天然的,而是必須通過共同努力形成的,是一個共同締造的過程。筆者經過幾年來的觀察思考,把它概括為“三個共造”——共同塑造新文化、新形象、新精神;共同創造新作品、新風貌、新風格;共同打造新品牌、新產品、新平台。眾所周知,人們只有在共同工作、勞動和創造的過程中,才能形成高度默契並纍積結晶成心靈契合。也只有屬於共同參與者的共同工作、勞動和創造的成果,才能產生“我們的”共鳴和本能的認同。“三個共造”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工作、勞動和創造,是因成果、成就和榮譽感而昇華了的密切協作與人生經歷,其過程、結果和感受猶如體育競賽中一個運動員集體在團體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情形。其結果是反過來大大促進該集體更深切的心靈契合。這樣的過程所積纍的體認和記憶就是共同認知和集體記憶,它構成集體認同的基礎,也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主要前提條件。

  2.中華文化的力量

  在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中,推動事業發展和促進心靈契合最大的力量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聯繫紐帶、資源寶庫、圖強之器。然而,什麼是中華文化?它至少不只是傳統文化。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清楚認識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嶄新面貌、巨大力量。還必須摒棄本土主義文化中的孤立、保守、自大的因素以及分離主義思想傾向。筆者曾認為,台灣青年生活在“台灣文化”的意境和語境中,除了肯定身邊的傳統文化和崇尚一些西方文化標本和生活方式外,對其他一切都視而不見、盲目排斥,更無須說他們認為落後的大陸文化了。⑭但今天看來,台灣文化、大陸文化、中國文化這些放在一起,實際現狀和發展態勢究竟怎樣,幾乎是不言自明的了。問題是,好的文化是大家的,你我都有權分享,也都有義務維護和奉獻,沒有理由置身事外、自我外化、自我矮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偉大和重要,紛紛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不過,儘管外國人熱衷於中華文化是一件讓我們感到高興和欣慰的事情,但他們作為中華文化的受眾,短期內是不會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台灣同胞卻不一樣,他們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推進者,也有相當大的優勢和特色,如能與大陸民眾攜手努力,一定能大大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貢獻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部分台灣青年看到並認清了這一點,他們就成為了台灣新青年。更多的台灣青年看到並認清這一點,就會有更多台灣新青年。他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復興的大中國也是屬於他們的。

  四、結論

  台灣新青年的出現不是主觀判斷的產物,而是客觀實際、是客觀形勢和大趨勢的產物。台灣新青年與祖國大陸有著根深蒂固的聯繫,具有天然的祖國情懷紐帶,這決定了他們具有其他青年所沒有的新視野和新前程。在大陸現代化建設熱潮、民族復興前景和惠台政策舉措的感召和吸引下,台灣新青年一定會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大陸的發展、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復興緊密聯繫在一起,將自己的才華和汗水注入非凡的劃時代、跨海峽的事業與生涯。<nextpage>
  註釋:

  ①蘇頌興:《始信一點靈犀 誠通“心靈契合”》,載《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②叢培影:《移動互聯時代兩岸青年主體意識比較分析》,《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③叢培影:《移動互聯時代兩岸青年主體意識比較分析》,《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④石之瑜:《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載http://www.storm.mg/article/433007

  ⑤李彬:《世代政治視角下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問題》,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⑥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學生的政治運動》,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⑦朱雲漢:《中國崛起是回歸歷史常態》,http//www.crntt.com,2015-4-23.

  ⑧Dr. Ifey F. Chang: New World Order--The Bi-polar View: Mainstream and Organic Views, published by TLC Information Services, Katonah, NY, 2017, p25. 

  ⑨劉乃強:《病態資本主義學生們究竟要幹什麼》,載《中國評論》2015年第3期。

  ⑩李彬:《世代政治視角下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問題》,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⑪《這位台灣母親用照片打臉蔡英文》,載2018年5月18日《環球時報》。

  ⑫蘇頌興:《始信一點靈犀 誠通“心靈契合”》,載《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⑬《中評關注:王海良談“預統一”大陸先期實現》,新華社香港2018年1月7日電。

  ⑭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學生的政治運動》,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