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智庫:世界變局下兩岸關係大勢

http://www.CRNTT.com   2019-01-20 00:22:21  


 
  (五)地緣政治板塊隆起

  1.地緣政治的重心轉向亞歐大陸(世界島),中俄印為主,歐洲被迫加入,中國經濟引擎帶動、“一帶一路”聯通和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配合,搭建起龐大的新政治經濟板塊,並被西亞北非群起簇擁,美國等有被邊緣化之勢。俄羅斯學者維克托·拉林認為,東亞或東歐亞大陸,在全球政治經濟體系以及地區內部關係的性質上面臨著重大變化。歐亞一體化的東北平台將從幻想變為現實,產物將首先是精神和政治上的,隨後是兩個層面的經濟合作——國家間和地區〔2〕。

  2.在新亞歐大陸崛起的進程中,經濟主導力量是中國,其次是印度,日本也不甘落後,它害怕失去發展良機和巨大市場利益,一定要加入進來,遂將形成中印日為主體的新亞洲火車頭。在這個視野中看中印關係的改善和中日關係的改善,就很容易理解:約瑟夫·奈指出,中國的崛起使得東亞出現日美中三國的力量均勢。如果美國與日本能繼續保持同盟,崛起中的中國的力量,也可能成為有助於形成地區穩定環境的一個因素。決定東亞命運的戰略課題,是中國力量的崛起。與歐洲不同,東亞沒有完全了結上世紀30年代的相互矛盾,而且因東西方冷戰造成的分裂,彼此的和解也很有限〔3〕。但筆者認為,從長期發展看,日本將逐漸向中俄印傾斜,並最終加入亞歐板塊。

  3.這個重心帶動了亞歐大陸邊緣的變化,朝鮮半島和中東最顯著,美國被迫調整戰略,並越來越被動,呈現逐步退出之勢。以同樣的眼光來看澳大利亞的持續焦急,以及東盟的選邊之困,也就不難理解了。

  4.作為一向遠距離控制亞歐大陸的主要外部力量,美國感到空前力不從心,重返亞太未能達到目標,衹好後退一步,擴大成印太價值聯盟。但需要注意的是,莫迪闡述的印度的印太概念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並聲明“印度不認為印太地區需要成立一個成員有限的俱樂部,也並不需要一個支配或對抗其他國家的組織”。這表達並體現了印度的價值觀和地緣政治觀,包括亞洲觀、發展觀和戰略觀,表明印度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不願被安排、被誤導和被利用。這對於印太戰略是不祥之兆,給“價值聯盟”蒙上了陰影。而從客觀上看,“印太戰略的最終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國家的配合意願和力度,尤其是日本和印度的態度〔4〕。”現在,印度的這一新舉動就清楚表達了印度對印太戰略的真實態度。日本也再次申明,沒有什麼印太戰略,衹有印太觀念。而美國並沒把韓國拉進印太聯盟也是意味深長的。所以,筆者認為,作為長遠戰略,印太概念的海洋屬性和廣袤空間意味著美國將把戰略重心從陸地轉向海洋,即在更遠的地方預防、阻擋、攔截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大亞歐大陸的支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