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大陸對台全面壓倒性優勢不可逆轉

http://www.CRNTT.com   2019-12-15 00:06:32  


 
  二、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中,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嚴重挑戰

  1988年兩岸開始恢復交流以來,文化交流就是兩岸交流中重要而且十分活躍的部分。隨著兩岸交流的持續擴大,兩岸文化交流也持續發展,特別在2008年到2016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兩岸文化交流更是有諸多豐碩成果,對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出現,兩岸文化交流和兩岸關係、兩岸交流的各方面一樣,都面臨新的嚴重挑戰。最直接的挑戰無疑是,由於新階段中統“獨”對抗複雜化、深刻化,交流的外部環境、條件惡化,對交流進行及其成效明顯的不利影響。而在深層次上則是,交流外部環境、條件惡化,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壓力卻更加突出,兩方面共同作用下,長期以來兩岸文化交流自身存在的不足,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對於文化交流在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開展,特別是能否取得期待的成效,壓力越來越大。清醒、全面、深刻認識面臨的嚴重挑戰,是有效應對挑戰的前提,以及在新階段充分發揮兩岸文化交流重大作用的基礎。

  1.蔡以“維護台灣安全”、“防止大陸滲透”為由,以大搞“綠色恐怖”為手段,力圖遏阻兩岸文化交流,全力封堵大陸文化因素進入台灣。這是當前和未來時期,以強化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直接的重大挑戰。

  兩岸人員往來,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沒有廣泛蓬勃的兩岸人員往來,就不可能有興旺的兩岸文化交流。1988年以後,兩岸之間長達近四十年的隔絕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迅速發展,已達到十分龐大的規模。據統計,1988年至2018年,兩岸人員往來總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約為台灣總人口的近五倍;2010年以後的兩岸人員往來,每年都超過五百萬人次,約為台灣人口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是在這一基礎上,形成了興旺的兩岸文化交流。兩岸人員往來與兩岸文化交流聯繫密切、相互促進,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中一個突出亮點。對此,台灣的“台獨”勢力頭面人士十分畏懼,一直力圖阻撓、限制,特別是限制大陸人員赴台。李、陳執政的二十年(1988—2008年),兩岸人員往來明顯的單向性,即大陸赴台人次大為小於台登陸人次,清楚表現了這一點。

  2016年5月,蔡在台灣執政後,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立即成為其兩岸政策重點之一。三年半中,蔡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的一系列作為,表現與李、陳很不相同的特點:蔡明確提出限制的目的是,“維護台灣安全”、“防止大陸的滲透”,這明顯是藉口,但曲折地反映了,蔡對於大陸各方面影響,通過兩岸人員外來進入台灣,並產生效應的憂慮和恐懼;充分利用執政優勢,特別是在民意代表機構的多數地位,通過修法、立法,建立限制和懲罰兩岸人員往來的機制,不僅現在可更順利地阻撓、限制兩岸人員往來,而且即便失去執政地位和多數地位,也可繼續堅持阻撓行徑;不僅進一步阻撓、限制大陸人員赴台,而且明顯擴大對台灣人員登陸的阻撓、限制,特別是強化對於兩岸文化交流性質來往的限制、懲罰。這些特點顯示,蔡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限制更嚴厲、更細密,因而後果更嚴重、更惡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