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國民黨的彷徨與台灣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0:04:40  


 
  二、中國國民黨困境原因的總檢討

  中國國民黨自1949年兵退台灣以來,積極充當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側翼,固守事實上的割據政權,使得兩岸未能實現完全統一。然而就對台灣而言,從蔣經國開始,國民黨已放棄反攻大陸的構想,轉而認真經營台灣(包含十大建設和經濟騰飛),國民黨對於台灣的發展其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天的中國國民黨之所以困境重重,首先在於對於自己的歷史未能有宏觀全面的認識以及論述,對於國民黨對台灣的貢獻也不敢大聲說出來,對於民進黨的肆意“抹黑抹紅”又衹是被動應對,如此之不作為,如何才能贏得民眾的支持和信任呢?全面來看中國國民黨的“頹廢史”,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李登輝因素和影響一直沒有得到消除。

  李登輝主政時期,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拉本土派打壓傳統國民黨勢力,以及不惜將“黑金”元素(黑社會和金錢政治)導入選舉,最終惡化國民黨形象。此外,推行“台灣入聯”和“兩國論”意識形態、肅清異己和2000年選舉中選擇“棄連保扁”,這一切最終導致了國民黨的三次分裂。當然在李登輝掩護下,民進黨不斷“攻城拔寨”,贏得了地方縣市選舉甚至領導人選舉的勝利。所以說,李登輝在其執政後期的所作所為不僅嚴重惡化了兩岸關係,使得“台獨”勢力逐漸壯大,更重要的是弱化甚至改變了國民黨的性質。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雖然堅持“九二共識”和強化兩岸交流,但馬英九並未與李登輝和“台獨勢力”做出任何“切割”。台灣《遠望》雜誌在2020年7-8月號社論文章《馬英九辜負了王曉波》中,就提到了“馬一上台就任命‘台獨’分子賴幸媛、鄭瑞城分掌陸委會及教育部,向‘台獨’表態不會‘促統’並將繼續推動‘台獨’教改;馬不但在撥亂反正上無所作為(包括延續“終統”、“反侵略日”、“台灣聯合國日”),更不敢積極追究李登輝、陳水扁任內的違憲違法行為……”②李登輝於今年7月30日去世之後,大批藍營政界人士前去弔唁,渾然忘卻李對於國民黨的分裂與傷害。

  第二,“民主、革命和堅持什麼樣的歷史”——民進黨不斷取得對國民黨鬥爭的話語權。 

  民進黨以所謂“自由民主”的口號、強化本土政黨的立場,不斷贏得選舉的勝利,也贏得對國民黨的話語權。國民黨則話語上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不斷被貼上“專制政權”、“外來政黨”、“外來政權”、“親共舔共”的各種標籤。馬英九提出奇特的“三不理論”(不統不獨不武),不僅未能在促進統一方面有所作為,在社會層面的“反獨”也成為空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