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拜登勝選 台灣如何降低兩岸敵意

http://www.CRNTT.com   2020-12-07 00:03:57  


 
  面對未來民主黨拜登主政,究竟美中台三角關係及兩岸關係會產生什麼改變呢?有的觀點樂觀以為,無論是誰成為新任美國總統,美中對抗或競爭、美國支持台灣的關係格局基本上不會改變。但有的觀點卻以為,特朗普總統的非典型領導及決策風格與作為,以“美國為優先”、“讓美國再度偉大”政治宣稱顛覆既存國際秩序,不僅嚴重撕裂美國與傳統盟邦的政治互信,也分裂美國社會陷入黨派、族裔、性別爭議泥沼中。尤其其奉行“雙邊主義”跳脫傳統“多變主義”,導致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岌岌可危。

  換言之,特朗普持續執政反而對中國有利,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公約、世界衛生組織、TPP,所空出權力空間恰給予中國介入的機遇。然而,特朗普擴大中美衝突,從貿易戰、科技戰、情報戰、外交戰、軍事戰,所建構“印太戰略”宣稱結合民主價值同盟,這給予台灣當局“聯美抗中”的槓桿。儘管特朗普與拜登面對美國選民催票的主要議題,主要是圍繞在防疫、創造就業與醫療健保等議題,但無庸置疑的是,美國大選結果將深刻影響美中關係及美台關係,從而衝擊兩岸關係。

  貳、拜登與特朗普反中論述及路線之異同

  目前美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國會與行政部門 ,皆充滿反中路線及政治氛圍。但新任總統拜登與特朗普在反中論述及路線、風格措施仍有所分歧。特朗普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國”及“修正主義國家”,界定中國為美國最大及首要對手,故其反中力度大、領域廣,不斷無限上綱且充滿不可預測性,美中關係間充滿競爭對抗。至於拜登固然也採取反中路線,但表明不會在貿易戰上與中國繼續纏鬥,其反中力度及衝突領域將會有所自我克制,將視俄羅斯為頭號競爭對手,如此美中關係將會是充滿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儘管拜登將可能會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事實上早在特朗普執政前,奧巴馬、拜登執政民主黨政府已經提出亞太戰略再平衡政策,對中國展現強硬態度。相較於特朗普善用政治言語威脅,及將衝突領域擴大化,拜登主政美國政府將更注意外交辭令及措辭,避免美中關係全面惡化,強調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及合作”關係,而非在各領域直接且全面對抗。

  拜登的中國政策基本上仍是持守反中路線,但因為界定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國為俄羅斯,這顯示美中關係將陷入既競爭又合作的週期性波動狀態。拜登曾宣稱要領導“壓迫、孤立和懲罰中國”的國際聯盟;嚴厲批判中國對新疆穆斯林的迫害行為為“種族滅絕”,看似較特朗普政府中國政策更加強硬。2020年3月拜登強調,美國確實需要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措施,直指美國應“建立一個由美國盟友和夥伴組成的統一戰線,以對抗中國的霸凌行徑和侵犯人權的作為”。換言之,拜登主政下美國政府將會尋求盟友及國際多邊組織,強化對中國的制約與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