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美全球民主聯盟劍指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21-03-20 00:04:42  


 
  2013年,已是歐亞集團研究部主任的戴維·戈登和美國馬歇爾基金會非常駐研究員阿什·賈因就主張用“民主十國”取代八國集團。他們建議,美國應召集九個國家的外長開會,以批准並強化這一國家集團的架構。②2014年,正是在阿什·賈因和戴維·戈登的建議下,大西洋理事會發起了“民主十國戰略論壇”,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再加上歐盟,一共是10個參與方。印度、印尼、波蘭和西班牙則是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討論。這個論壇的目的就是致力於共同的價值和利益,掌握所需要的外交、經濟和軍事資源,並在全球範圍採取一致行動。“民主十國戰略論壇”會議曾先後在渥太華、羅馬、布魯塞爾、東京、倫敦、首爾、柏林召開會議,2020年則是線上會議。阿什·賈因目前是“D-10戰略論壇”的負責人,定期邀請這些“民主國家”的高層政策規劃官員和戰略專家集思廣益,共同為抗衡中國出謀劃策。而近期阿什·賈因和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副主任馬修·克羅尼希(Matthew Kroenig)建議G7應當擴大,將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納入,以推進“基於規則的秩序”。③

  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對華推行全面極限施壓政策,使得中美關係跌至歷史谷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出於國內選舉政治的訴求,特朗普政府極力將中美推向新冷戰的邊緣,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竭力挑起意識形態之爭。時任國務卿蓬佩奧一直在試圖打造一個由美國主導的“民主國家聯盟”,要求歐亞盟友跟隨特朗普政府一起對抗中國。2020年7月24日,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的演講,鼓動組建“民主聯盟”,以對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他呼籲,“應當結成一個志同道合的國家的新聯盟,一個新的民主國家的聯盟。”蓬佩奧否認美方建立“民主國家的新聯盟”對抗中國的提議不可行,“這不是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選擇。這是在自由和民主,以及暴政和獨裁政權之間做選擇,我相信民主國家、我們在大西洋兩岸的盟友……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站在這場辯論的哪一邊。”④9月27日,蓬佩奧渲染“中共威脅論”,表示特朗普政府在戰略上終止對華“綏靖政策”,美方正構建全球聯盟來對衝中國影響。

  在營造“中國威脅論”、抨擊中共的噪聲中,特朗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頗為歇斯底里的反華行為。在具體政策上,試圖將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分離開來,區別待之。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四處游說和施壓美國的盟友和夥伴,要求他們做出選擇,站在美國一邊,對抗中國。特朗普政府游說和施壓的國家首先是“五眼聯盟”,力求在對華問題上形成統一立場。其次是其他的西方盟國,比如G7成員國和北約盟國。第三個層次則是拉攏類似印度和其他游走在中美之間比較中立的國家。

  然而,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國第一”政策和善變不定的風格讓許多國家存有疑慮。不少國家在中美爭端中謹慎行事,避免選邊站隊。比如,東亞的韓國與中國的關係密切,而在軍費分攤問題上的分歧也使得韓國對特朗普政府的態度有所保留。而法德對於特朗普秉承“美國優先”,退出“巴黎協定”、伊核協議和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單邊主義行為深感不滿,認為美國背棄了對國際義務的承諾,損害了相關國家的利益。特朗普政府2020年曾試圖在華盛頓召開“民主十國”會議,但被默克爾為首的多國元首以疫情原因推掉,最後不了了之。其原因就是特朗普“美國優先”理念下的單邊主義行為直接搞砸了美歐關係,大西洋兩岸因為“防務分擔”和“公平貿易”等問題爭吵不休,內部矛盾公開化。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公開表示,北約內部缺乏戰略協調,正在經歷“腦死亡”。與此同時,中國則悄然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不僅如此,中歐還於2020年年底完成了投資貿易協定的談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