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羅祥喜析論壇

http://www.CRNTT.com   2021-10-26 00:07:24  


2010年秋,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與兩岸統合學會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論壇,邀請知名政論家南方朔,前台灣師大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王仲孚,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潘朝陽,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謝大寧,中山女中國文科老師段心儀與會。座談會由台灣大學心理系特聘教授黃光國主持。
 
  在2009年中評社舉辦的一場“認同與兩岸關係”論壇上,主持人、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基會顧問、台灣大學教授黃光國一再肯定“中國評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兩岸思想溝通平台”。黃光國說,“在兩岸政治框架的建構和詮釋中,知識精英必然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像《中國評論》這樣的平台,對促成知識分子的思想溝通和共識形成,就會發揮十分重要的功能。”
 
  黃光國說:“今天大家把這些意見提出來,希望大陸的知識菁英,也可以參加討論,並作出回應。這個溝通平台確實非常好,如果大家沒有一個共同的發聲管道,不知道彼此的想法,便很容易發生誤解。現在大家通過這個平台,很坦誠地把各種問題提出來,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講真心話,對解決兩岸問題,一定大有幫助。希望《中國評論》未來在這方面繼續扮演溝通平台的角色,並且邀請更多的大陸學者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黃光國主持的另一場探討“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對國民黨未來發展的影響”的論壇上也說,“大家剛才進行了非常坦誠和深入的分析。今天在場的,除了邱委員(邱毅)之外,我們都不是政治人物,都是學者,大家一起討論這個議題,非常有意義。尤其談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我認為《中國評論》可以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不純然是政治人物對話的平台,而且是學者間溝通思想的平台。我的意思是說,《中國評論》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台灣的未來,大家交換彼此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