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大國戰略博弈 中國必贏

http://www.CRNTT.com   2022-02-01 00:05:25  


 
  可以試想,一旦中國的GDP總量占到全球的30%或40%,美元還會是主導性的國際貨幣嗎?我們還會用美元來計算全球各國家的GDP嗎?到那時,誰將是未來全球規則的制定者?美國對中國的遏制還能有多大的作為空間?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企業會放棄中國這塊蛋糕。因為失去中國市場,歐美的所有資本將先天不足,誰都不敢承擔丟失如此重要市場的災難性損失。

  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雖然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這也注定中國的未來不會平坦。因此,這段時間也將是我們的衝刺階段,一旦邁過這個檻,我們將重回世界之巔,而一旦中道受挫,西方世界將再不會給我們韜光養晦的機會。所以,未來的這段征程,是我們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必須靠我們自己爭取!

  二、美國圍堵的“哀傷五階段”

  1969年,美國著名醫生伊麗莎白· 羅斯在她出版的《論死亡和瀕臨死亡》書中,提出了人類面對死亡時的“哀傷五階段論”,即拒絕、憤怒、沮喪、討價還價和接受。也就是從開始的不願意相信事實、否認階段,到覺得不公平、生氣階段,再到討價還價、尋求妥協階段,最後到逐漸平靜、接受現實階段。

  同樣,我們套用這五個階段,描述美國如何看待中國發展時,也會出現類似的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拒絕。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沒有按照西方預期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一直拒絕認同中國,並在拒絕中利用一切手段進行瘋狂扼殺。

  第二個階段:憤怒。“霸權國家最難忍受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支配地位衰落。”當中國取得了驚人發展,美國表現出嚴重的擔憂,摔盆砸鍋耍潑,不擇手段遏制打壓圍堵中國。目前,美國正處於憤怒階段的高峰,制定出“全政府對華戰略”,集中力量,全面對付、打壓、圍剿,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產業戰、金融戰、科技戰、信息戰、輿論戰等多條戰線相配合的“無邊界總體戰”。動員所有同盟力量,對中國採取戰略圍堵、戰略牽制、戰略抵消,妄圖不戰而勝,增加中國崛起的難度,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第三個階段:抑鬱。如果未來的發展讓美國領導人別無選擇,不再是全球的領導者時,這將對美國產生壓倒性的政治和文化衝擊,使其感到極度抑鬱。在此階段,美國不會停止對華打壓,還會變本加厲,手段更替,花樣翻新。但由於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國打壓中國將感到越來越吃力,而中國頂住了美國的強力打壓,反而會感到輕鬆了。但中美關係始終會在對抗和合作中不斷前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