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的偉大鬥爭不可避免

http://www.CRNTT.com   2022-02-02 00:03:22  


 
  (三)民族復興與全球治理:新關係規範的中國基礎

  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是一個新戰略航標,從中國自身也對中美關係造成了新關係規範的引導效應:其一,民族復興作為新時代本質精神,具有壓倒性、支配性和引領性,2021年的建黨百年大會和十九屆六中全會歷史決議均聚焦於此,呈現前後戰略思維的一致性;其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包容性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新哲學和新思維,對美國的“西方中心論”與冷戰性質的全球體系構成價值擠壓和體系鬥爭。無論是上述的民族性目標還是全球性目標,都不是以美國的價值和規範為基礎,而是中國自身文明與制度的歷史性成長和表達。 

  民族復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式“雙軌制”,根源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創新和民族化,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相呼應。在十九屆六中全會歷史決議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思想體系和方法論上演變成了一個雙軌的交互體系: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實踐轉化過程;另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思想性的規範結合,這是史無前例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具體構成,因而有了更加豐富的歷史和思想維度,以及貫通民族實踐過程和世界秩序演變過程的開闊哲學空間和思想創造領域。

  民族復興作為新時代的本質精神和根本法,是阻斷和反制美國“和平演變”和“顔色革命”的有效政治原則和民族性共識。美國以人權與民主“肢解”中國政治制度、否定中國文化與生活方式正當性的“東方主義”隱秘邏輯和戰略進程被完全打斷。無論是新疆人權問題,還是香港民主問題,都屬於美國新冷戰的慣用策略,以全體系動員的方式進行污名化、制裁、國際調查和話語權施壓,但不能取得通常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取得的政治成果,其顛覆性的政治圖謀不能得逞。甚至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採取“切香腸”戰術以及無限制地武裝台灣和支持台灣國際化,以此達到分裂中國和破壞中國民族復興進程的戰略目的,但也不能取得預期效果。美國還試圖在輿論戰上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繫和政治代表關係,挑動中國社會發生維權運動和公民社會的民主運動,並大量投資和培養親美的知識分子、網絡大V以及某些商人勢力和腐敗官僚勢力,製造“第二個蘇聯”的解體悲劇。這些有形和無形的遏制和干預手段,美國一直不遺餘力,但一直未有突破性進展。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有著“大一統”的民族政治基因,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真誠向往和具有奮鬥熱情,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及其政治代表性有著基本的歷史認同和政治支持。中國共產黨牢牢抓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發展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美國的民主戲法與顔色革命的全套技戰法就遭遇了基本失靈的戰略窘境。民族復興及其堅定的歷史趨勢,以及民族復興必然包含的對黨的領導的長期堅持和對台灣統一的最終實現,是中美新關係規範建構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如果美國不能正確認知和接受中國民族復興的基本事實與核心法理,就難以尋找到建立中美關係穩定規範架構的共識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