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對台灣社會的控制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22-04-13 00:00:48  


 
  二、“萊豬輸台政策”得以實現的台灣內外政經社會政策背景

  1.美國深化對台政策及“以台制華”戰略新進展——“美國保護台灣安全”。首先,美國內部“深層國家”的作用與萊克多巴胺使用的合法性。一是美國“深層國家”的作用。“深層國家(Deep State)”的關鍵特徵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民選領導人的影響和監督⑭,並能夠有效維持國家的整體戰略和個別政策不因民選領導人而重大轉變。“深層國家”包括除了國家安全、財政、司法、政黨等機構,還涉及非政府部門等外圍機構。“萊豬輸台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以萊克多巴胺藥商及豬農等為主體的“深層國家”利益群體對政府政策的驅使和煽動。二是美國萊克多巴胺使用的合法與國際流通之間矛盾。據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1999年開始容許萊克多巴胺添加到牛豬飼料中,用來增加牛豬瘦肉的比例。2002年中毒事件發生,致使歐盟及中國相繼發出禁用萊克多巴胺的公告,美國則迄今仍允許畜牧業使用,因此美豬美牛在國際社會中深受影響,萊豬萊牛則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進口限制。而使用瘦肉精還有減少飼料使用和降低成本的好處,獲得部分美國養豬戶青睞。可以說,“萊豬輸台政策”的根本意圖是為美國的萊豬尋求國際市場,更顯露出資本主義的擴張性本質。其次,拜登政府執政危機及中期選舉壓力。拜登政府試圖以此來彌補執政危機。根據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針對全美最新民調顯示,有43%的美國成人對拜登表示贊同,有52%表示不贊同,其餘則說不確定,較之前其支持率已發生嚴重下滑。⑮民主黨內對此是否會波及2022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表示擔憂,特別是在美國南部農業州很可能會再次“紅化”。如果共和黨在國會成為多數,拜登政府可能會提前“跛腳”,國會立法議程可能注定失敗。所以,強推萊豬輸台有拜登政府挽救執政危機的考量。最後,美國對台“外交”與“安全關係”的全面升級。一是美國增強對台“軍事安全供給”。拜登上台以來,延續特朗普政府時期強化對台安全“實質關係”。其中包括:逐步突破對台售武層級和數量;增加對台軍事交流人員數量和頻率;加大軍艦在台海及周邊海域航行活動等。二是美國“助台固邦”“助台擴友”的升級。其中包括美國鼓動立陶宛政府與台灣當局“互設代表處事件”,加大力度施壓游說洪都拉斯新任總統卡斯特羅。這樣不僅加劇台海緊張局勢,還提振了台灣社會對美國“安全供給”的信任與“感激”,相較於“台灣安全”而言,對萊豬輸台的排斥程度則大幅度下降。

  2.民進黨當局“對美一邊倒”政策進入新階段——“台灣安全需要美國保護”。首先,民進黨當局全力推動“萊豬輸台政策”。一是台灣的“執政黨”支持萊豬輸台政策的“鐵律”。為了拿下台灣的豬肉市場,美國政府給台灣當局施加了巨大壓力,因此但凡是台灣的“執政黨”都會傾向開放,而“在野黨”則堅定地反對,無論是陳水扁、馬英九還是蔡英文均如此。早在2007年時任台灣地區農業部門負責人蘇嘉全就表示:“如果醫療單位證明適當使用瘦肉精對畜牧業有幫助,那麼禁止瘦肉精就沒有道理。”二是民進黨大肆花費公共資源游說“萊豬輸台政策”。針對“四項公投”,民進黨全力動員,一方面將其操弄成為“藍綠對立”,削弱中間選民投票意願;另一方面大肆利用公共資源組建“公投台灣隊”,特別強調在“反萊豬議題”重要性,聲稱萊豬不會傷害人體健康,而且還是“保健品”。其次,中國大陸軍機常規巡航行動被民進黨當局刻意扭曲為“軍事擴張”,為“萊豬輸台政策”製造口實。一是民進黨當局以大陸對台“武力威脅”為藉口,大肆增加對美軍事採購預算,進而製造島內安全緊張氛圍。民進黨編列2022年度預算案,總經費8428億餘元新台幣,加上新增2項特別預算以及隱於機密預算“軍購案”,以破兆元新台幣大關,創下了歷年來“軍購”預算新高⑯。二是以大陸“軍事擴張”為由鞏固和深化“倚美”力度。蔡英文積極配合美國對台政策,對內加緊形塑中國大陸軍機常規巡航活動就是“激進的軍事擴張行動”、“武力吞並台灣”,“反萊豬”就是“反美豬”,“反美豬”就是“親陸反美”。三是民進黨當局從經濟視角列舉“不同意”反萊豬的理由,強調祇有萊豬進口才能“避免鎖回單一市場(就是中國大陸)、拓展國際(就是美國)經貿布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