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二十大報告涉台理論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00:04:00  


 
  四、家人與國人:兩岸中國人的融合與認同

  有國才有家,家國是一體,這是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與政治哲學。二十大報告提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這是對兩岸中國人親情關係與命運共同體關係的確認和凸顯。十八大以來,“兩岸一家親”與融合性的兩岸經濟社會政策得到重要發展,諸多台灣同胞受惠於此。兩岸親情有著歷史根據和現實印證,是中國人的“家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其理性根據就在於“家人”意識和倫理,但對於背叛中國人的民族叛徒和分離主義者,則屬於民族和憲法之公敵,必須加以嚴懲。二十大期間提出的黨章修正案明確寫入了反對和遏制“台獨”,就是對“台獨”作為民族與憲法之公敵的認定及懲罰。國家法律及執法機制應當凸顯對“台獨”更清晰的界定、制裁和懲治,從而為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提供強大支持,並為兩岸完全統一創造最佳條件。

  在促進兩岸融合的過程中,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從經濟民生融合到心靈契合的完整政策架構與互動圖景。這些融合性措施包括:

  其一,在國際層面與海外的任何救援行動中,台灣同胞均可獲得來自國家的同等保護和支持。這方面有長期、大量的實例可以證明,而隨著國家的進一步強大及國際地位的提升,台灣同胞海外利益保護中的國家行動與國家吸引力將更加凸顯。

  其二,從中央到地方的惠台措施、政策的體系化與有機銜接。這可為來陸發展的台灣同胞提供更好的發展條件和空間,並在具體利益和價值連接中進一步鞏固兩岸一家親的親情基礎和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

  其三,在公務行政與國家治理層面,有關制度與政策也有望獲得突破與健全化。這可使得台灣同胞不僅享受到經濟民生層面的同等待遇和政策優惠,還將在公民權利和國家治理參與層面有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從而塑造台灣同胞對國家憲法與制度更深刻的理解、融入與認同。

  其四,基於中華文化共識內涵的心靈契合與兩岸共同體及共同社會的深度建構。這是兩岸完全統一最深層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是兩岸文化統戰、文化交流融合與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環節。

  綜上,台灣同胞是兩岸統一的在場者和參與者,也是共同責任人,是家人,是國人,是民族復興力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經濟民生、公務行政到心靈契合,兩岸中國人促進完全統一與共同致力於民族復興的新時代正在啟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