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月刊:習近平對台講話具標誌性

http://www.CRNTT.com   2024-05-08 00:03:20  


 
  如果說“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著眼點是面向島內藍營民眾,“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則帶有更大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無論藍綠白,超越藍綠白,著眼點是面向台灣社會各個階層、面向廣大台灣同胞。應該說,這個觀點站在中華民族整體的高度,而不僅僅是國家角度(雖然也包括這個角度),就對台政策和兩岸關係進行權威論述;換言之,在強調這一觀點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在著眼於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視野看待兩岸關係發展並就對台政策進行戰略佈局,在建立兩岸政治互信和展開雙方政治互動方面,在破解兩岸政治僵局方面,都展現出更高的站位和更廣闊的視野,將兩岸關係發展乃至未來國家完全統一放在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這個範圍,使大陸對台政策的包容性達到了新的高度、開放性達到了新的境界。這些從習總書記的多次對台政策講話可以看得很清楚,值得兩岸各界認真領悟並真誠回應。

  第三,與“中華民族”的主軸論述相對應,總書記在講話中也對“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著墨很多、很重,是這個講話的重要基調和底色之一。

  這既是對馬英九一行在大陸由南而北一路參訪探尋歷史文化古跡名勝的回應,更是將大陸對台政策置於輝煌燦爛文明、悠久獨特歷史文化的場景之中。因此,這個講話被認為有著深刻的“歷史厚重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帶有很濃的溫情、很適的溫度、很強的情感投射,有著可以共同進行對話的交集點和契合點。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基因和精神紐帶,也是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

  習近平曾經強調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他多次對來自台灣的參訪團講,“增強中華文化自信、中華民族自信”,“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些論點和論述明確和系統地揭示了中華民族復興與中華文化復興之間的內在聯繫,也有力闡述了實現國家統一和促進中華文化復興之間的緊密關係。毫無疑問,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命運與共,這句話帶有血緣文化層面的天然含義,也是社會關係的根本體現。無論是大陸的中國人,還是台灣的中國人,抑或是其他地方的中國人,都繼承了共同的精神基因——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中的基本內核和核心內容,已經內化為整個民族的品格和性格。中華文化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意義再怎麼估計也不會過高,兩岸的和平統一需要在中華文化復興的基礎上實現。

  多年以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政治對話、經濟交流合作受到人為的干擾,文化和學術交流雖然也受到一些限制,但仍然是尚能暢通的交流領域。通過兩岸間的文化交流和心理對話,兩岸同胞能夠凝聚起更多共識,化解掉一些分歧,找到彼此間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兩岸文化交流可以被視為兩岸關係的粘合劑和連接點,能夠讓兩岸同胞越走越近,能夠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以此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心理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