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月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政黨交往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5-18 00:13:43  


 
  (一)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政黨開啟全面交往階段(1972年至1989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動兩國關係邁上了新台階,中日政黨間的黨際交往也隨之進入到了愈加活躍的新階段,開啟了全面交往的新歷程。

  中日執政黨交往深入發展。一是中國共產黨與日本自民黨的高層往來全面展開。中國方面,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成為首位訪問日本的中國國家領導人;1983年11月,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首次訪日。日本方面,自民黨首相福田赳夫、大平正芳、鈴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等也先後來華訪問。兩國執政黨高層的頻繁互訪為國家間關係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友好基調。二是中日執政黨交往為國家間關係深入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1974年,中日兩國政府開始醞釀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但卻受到多方勢力阻撓。為此,鄧小平會見了攜三木武夫首相口信前來訪華的自民黨眾議員小坂善太郎,並就條約締結事宜進行了磋商,有力推動了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三是中日執政黨在兩國關係出現緊張狀態時始終保持溝通。20世紀80年代相繼發生了“教科書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光華寮事件”等破壞中日關係的事件,使兩國關係一度十分緊張。為此,自民黨幹事長二階堂進和總務會長伊東正義,先後以首相特使身份訪華,推動化解緊張局勢。由此可見,中日兩國執政黨在邦交正常化後的全方位交往,為維繫國家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與日本在野黨交往實現升級。在中日中斷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談判的近三年時間裡,日本社會黨要員多次率團來華溝通交流,並表達了對中國主張的支持,密切了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基於此,1983年3月中國共產黨與社會黨建立了正式黨際關係。與此同時,日本公明黨領導人竹入義勝和矢野絢也數次訪華,積極架起了中日間友好溝通的橋梁,為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發揮了重要作用。條約締結後,隨著中國共產黨與公明黨交流的頻繁與深入,兩黨由此形成了長期化、制度化的政黨交流機制。

  (二)以黨際交往促進國家間關係緩和階段(1989年至2012年)

  1989年,日本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華制裁陣營,導致中日關係出現新一輪緊張態勢。進入21世紀後,由於小泉純一郎屢次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係出現了邦交正常化以來從未有過的“冰凍期”。面對上述緊張局面,中國共產黨與日本各政黨再次發揮作用,通過制度化的黨際交往有效促進了國家間關係的緩和與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