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月刊:美國怎樣操弄台灣芯片牌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01:06  


 
                      一、迫壓誘導台積電為代表的先進芯片製造產能向美國轉移,增強自身芯片供應鏈韌性

  由於芯片特別是先進芯片在技術升級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芯片製造方面有所不足的美國將確保芯片供應鏈優勢作為其對中國技術競爭的重要議題。2020年以來,受半導體需求快速增加、新冠蔓延導致供應鏈受阻、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全球芯片供應鏈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風險突出。為了增強自身芯片供應鏈韌性,芯片產能持續下降的美國一度以“國家安全”為由,不斷出台激勵政策促進研發和製造回流。〔1〕2021年3月,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給美國政府的報告中就專門建議應制訂措施鼓勵芯片製造商於美國設廠,改變幾十年來芯片製造業向台灣、韓國轉移的狀況。2022年8月的《芯片法案》提出設立4個專項基金,旨在以資金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私人資本、地方資金以及國際資本在美投資建廠,以提升美國芯片製造能力和技術能力。〔2〕

  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芯片企業是美《芯片法案》引導先進芯片產能回流的重點攻略對象。美國雖然在芯片設計與設備生產領域領先全球,但其芯片製造產能僅佔全球12%,剩下超過80%的產能來自於台積電、三星等亞洲芯片代工企業。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台積電份額達至60%,穩居第一且大幅超過第二位的三星(13%)。據台積電2022年年報統計,2020年台積電產出佔全球半導體(不含內存)市場產值的30%,其中以美國為主的北美市場是台積電的最大市場,佔68%,中國大陸市場則佔11%。〔3〕同時,台積電還擁有最先進的芯片製程技術,蘋果、AMD等公司的尖端芯片完全依賴台積電生產。

  為了促使台積電赴美投資建廠,美國採取政治“外交”等各類措施展開行動。由於違反市場運作規律等客觀因素,對於赴美投資建廠,台積電其實抱有顧慮和擔憂。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多次表示,美國半導體製造人力短缺,且設廠及製造成本昂貴,以台積電過去經驗為例,在美製造產品難與世界競爭。〔4〕不過在美國迫壓與敦促下,台積電也不得不妥協。2020年5月,台積電宣佈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立1座芯片工廠,主要生產全球最先進的“5納米芯片”。對此,時任美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和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高調表態歡迎對台進行“政治激勵”。2021年5月初,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公開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向台積電等台企施壓,要求它們要更多考慮美國本土需求,在美國製造更多的芯片。〔5〕2022年8月,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霍爾庫姆((Eric Holcomb)率領代表團竄訪中國台灣地區,表示此行重心放在半導體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6〕2022年12月,台積電宣佈在美亞利桑那州興建二期新工廠,投資規模擴大到400億美元,生產技術由5納米製程技術提升至3納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