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中國評論》月刊第326期內容介紹 | |
http://www.CRNTT.com 2025-02-20 00:00:42 |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韓國變局與影響,刊發了《尹錫悅“非常戒嚴”引發的韓國混亂政局分析》和《韓國的報復政治及其影響》兩篇文章。 前韓國關東大學教授李奎泰發表《尹錫悅“非常戒嚴”引發的韓國混亂政局分析》一文。文章指出,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的“非常戒嚴”風波後果嚴重,韓國政治、社會、經濟陷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對於尹錫悅總統“非常戒嚴事件”帶來的韓國政治危機,韓國民眾普遍認為要認真反省韓國政治,需要重新構築民主政治體制;將來世界不少學者也以這個韓國案例研究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問題。李教授以此次“非常戒嚴”及其後續事態發展為切入,探討歷任韓國總統不正常命運的 “青瓦台魔咒”,及韓國政治的亂象,分析目前韓國政治動盪的核心因素,並展望韓國政治的未來發展。 在《韓國的報復政治及其影響》一文中,韓國漢陽大學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漢陽大學國際研究生院中國學系教授閔貴植指出,韓國在民主化後,儘管實行了較高水平的民主制度,但此次尹錫悅宣佈戒嚴令事件暴露了其脆弱性。韓國曾憑藉民眾的力量,通過直接民主改變威權,而制度性政治則將這些成果吸收為制度的一部分,從而逐步發展。通過民主化後的五次水平權力更迭,韓國的程序性民主在穩定運行,人們曾堅信民主制度不會再次倒退,並相信軍方也將無法再介入政治。然而,從朴槿惠政府期間網絡司令部的“評論部隊”運作、機務司的戒嚴文件起草,以及尹錫悅戒嚴令事件中的軍方積極參與來看,軍方依然未能放棄其干預政治的野心。此外,圍遶兩黨制展開的政治對決與地域主義相結合,導致政治分裂;選舉制度無法容納多樣性;總統單任制也帶來了責任政治的缺失,這些都成為亟需改進的制度性問題。在權力運作方面,檢察機關、國稅廳、審計院等權力機構被動員用來清除對手,報復政治已成常態,導致實質性民主出現倒退。與此同時,進步與保守陣營之間極端的仇恨情緒正在使韓國社會陷入病態。綜上所述,韓國的民主質量仍然不夠高,亟需通過社會性的大妥協來解決這些問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