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美國內政治變化與特朗普對華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5-04-01 00:00:50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國際關係學院講師孫冰岩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美國國內政治變化與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作者認為:在解釋和預測美國政府當前的對華政策方面,國際關係學界更多基於“修昔底德陷阱”思維,認為在美國確定長期對華戰略競爭的結構性背景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華強硬政策很可能是必然趨勢。本文認為,儘管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確實是解釋和預測特朗普第二任期對華強硬政策的結構性因素,但美國國內政治因素的發展和演變同樣也是催化、加劇特朗普對華政策烈度和強硬程度的內部動因。影響特朗普對華政策的國內政治因素的演變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力量的質變性發展、民粹主義開始與反華思維相綁定、地方政治的反華傾向使美國基層更重視中國議題。三種國內政治因素的變化,可能會使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對華強硬政策更多受到美國國內政治的負面影響,使中美關係面臨更多超越外交層面的內政阻力。文章內容如下:

  在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後,特朗普的對華政策被普遍認為會繼續延續拜登政府的強硬風格。這主要表現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會繼承並拓展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競爭框架,在經貿、軍事、科技與地緣影響力方面延續並加大對華戰略競爭力度。①從特朗普及其對華政策團隊現已公開的對華政策言論來看,第二任期的特朗普政府極有可能在推進對華戰略競爭方面採取烈度更大、頻率更高的強硬政策,中美關係可能出現更多摩擦性議題,國際社會對中美關係是否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討論也可能會再次興起。

  儘管學界對中美未來會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這一問題存在巨大分歧,但國際關係學界主流依然以“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模式來解釋中美關係近幾年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預測中美關係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對華政策的走向。在“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模式影響下,美國認為中國不斷發展的國家實力和地區影響力對美國全球霸權形成嚴峻挑戰,為維持其霸權國地位並盡可能削弱中國發展潛力,美國正逐漸加大對中國經貿、科技和戰略環境的打壓力度;②美國對華戰略競爭已成為短期難以變化的結構性環境,這導致美國對華政策大趨勢短期內不會受到總統變更的影響。在中美綜合國力差距不斷縮小的背景下,美國基於“修昔底德陷阱”思維不斷加大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力度,是決定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將持續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的結構性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