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晚明年底 中國經濟將最先復蘇

http://www.CRNTT.com   2008-12-10 16:49:17  


 
         明年將率先走出經濟低穀 

  我們知道了國內外經濟增長的未來趨勢和目前經濟加速下滑的原因,對中國能够走出經濟低穀就應該有信心了。 

  首先,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物質產品供給過剩,而上世紀以來發達國家在對付這個矛盾中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就是通過財政所主導的擴張型政策來解決。財政與貨幣政策都是從價值這一端想辦法,而創造價值遠比創造使用價值容易得多,只要中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的力量足够,中國經濟增長就能被再拉起來。從這點看,美國所面臨的問題是國內供給的25%和消費品的40%要依靠進口,如果沒有人買他們的金融商品,他們的進口支付能力就消失了,這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其次,內在的宏觀調控不及時也是引起此輪中國經濟加速下滑的因素之一,所以只要對經濟增長的國內外大趨勢有了重新清醒認識,進行及時的轉向與調整,問題就會消失。必須指出的是,目前中國和世界所發生的問題,都是幾十乃至上百年沒有遇到過的問題,人們的認識不可能超越實踐的發展,關鍵在於要及時調整,而且中國政府也正在作出正確的調整。 

  第三,經濟刺激計劃的總量要够,方向要正確,只要做到了這兩點,中國經濟就一定會在明年全球經濟嚴重衰退中最先複蘇,甚至在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在未來數年內的持續經濟下滑中,成為唯一實現高速增長的經濟體。從總量看,我認為4萬億元的投資總規模是不够的,因為經濟的自主性收縮仍在發展過程中,外部需求的收縮明年會更猛烈地表現出來,民間實際投資和出口明年都不排除下降10%,所以一年5萬億元,兩年10萬億元的刺激計劃或許是比較合理的方案。 

  政府投資方向的選擇也很重要,否則救得了眼前又會給今後留下麻煩,例如,如果投資加到長綫產業就會加重未來的生產過剩。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一再論證過,從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看,唯一存在的巨大結構扭曲就是城市化過於滯後,它帶來了服務產業比重過低、農村人口和消費上不來、金融服務無法與農村工業相結合、交通產業發展缺乏城市化指向,以及遍及農村的工業化污染難以集中治理等嚴重問題。這些矛盾只有推動中國的城市化才能解決,而解決這個矛盾不僅意味著釋放出一個經濟增長的巨大空間,也能够吸納高達幾十萬億元的巨大投資額。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投資於城市化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作者認為,2007年二季度是本輪中國經濟增長的高峰,到今年三季度已經連續5個季度走低,四季度估計增長率將會落到8%以下。如果外部經濟環境不斷惡化,中國經濟增長率在7%左右的時間最長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三季度,但是最晚到明年年底中國經濟將出現上升勢頭,而且應該是在此輪全球經濟嚴重蕭條中唯一能在2009年出現複蘇勢頭的國家。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